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津門女記者> 第170章 隱入人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0章 隱入人群 (1 / 2)

然而學生也不都如這般斯文,暗地裡也有人瞧不起莽夫的,認為他們的意見總是帶著愚昧的腐朽氣息。就有一個尖臉的學生,低聲哼了一句“一個老匹夫,一群鄉巴佬”,這還沒完呢,他又把臉誇張地扭過去,白眼都快飛上天了。

穿短衣的幾個人雖各自隔著一定的距離,疏疏落落地站開著,但彼此之間是很互助的,有人聽見工友受了無端的屈辱,忙搶上前來,帶說帶推非要討回個公道不可:“怎的,有人說你們學生娃兩句好話,尾巴就朝天了是不是?”

那位學生先還是鼻孔朝天的,認為在學界組織的活動上,他總算半個主人翁,彷彿並不怕事。只是,他單弱的身子如紙糊的一般,不過是經了人家輕輕的一碰,整個人就被推出去三步之遠。這才急了起來,高呼著求援:“救命,救命呀……勞工動手啦,勞工動手啦!誰組織的勞工,怎麼不管好自己的人!我們讀書人各有所長,滿腹都是救國興邦的大謀略,何必拉攏矇昧的莽夫,他們除了會惹事,此外什麼也不懂!”

那些工友是不會咬文嚼字的,便把“動手”二字簡單地理解為打人的意思。紛紛認為是學生汙衊他們在先,後又一味貶低他們勞工的人格。這些勞工在工友大會上什麼大道理也聽過了,他們是抱著只要大家齊心救國,要不計前嫌不論恩仇地彼此團結。然而到了這裡卻受幾個黃口小兒如此奚落鄙夷,在委屈之上更添了無限的憤怒。當即有人跳著腳,上前揪了喊起來的那人的衣領,是拉著他出來示眾的表示。對了圍上來的人,粗聲粗氣地高叫道:“學生撒謊,學生居然撒謊!”

雙方如此一來二去的幾句氣話,加之一點肢體上衝突,由小吵小鬧演變到大打出手。

人群雜沓加上拳腳相向,豈有不掛彩受傷的道理。少數幾個能夠沉著應付突發狀況的學生和勞工,扯起嗓子向其他人求助道:“這樣下去要出大事的!快,好心人幫個忙,去找副架子來,把人送去附近的醫院。”

厲鳳竹在他們鬧口角的時候,只是冷眼看看,偷偷攝下幾張照片後,不上前,倒往後退了退,暗自留心引起這場小摩擦的兩方代表。果然發現這兩個人,不等事情發展到群毆的地步,只在情勢越吵越僵的時候,就偷偷地溜走了。厲鳳竹見此狀,不免心裡有些自得,左手五根手指逐個怡然地在相機上打了幾下節奏。當她暗暗在腦海裡擬定了一段新聞稿的時候,已有幾個手持短刀、面貌兇狠的人把學生們團團地圍住。而學生們呢,除了沒經過此種場面的大嚷救命而外,倒也有幾個學體育出身的,邁開了標準的馬步,兩個拳頭往前頭一擺,更有甚者從腰間拔出了防身的匕首。他們高聲地自報家門,唯恐大家不知道他們來自哪所學校似的。

按此情形看去,一場械鬥在所難免。

聞風而來的記者也好,訪員也罷,都是一股腦兒搶上前。有攝影傢伙的對著當事雙方見縫插針地一通亂閃,沒條件的也不閒著,悄悄拉了幾個說話伶俐的學生在旁,問了幾個緊要的問題。

這其中,就有勉強擺脫唐書白無理糾纏的方笑柔。她總以文明人物自居,又是在舊官僚的家庭中長大的,心底當然看勞工不起,因此只對學生表示同情。對著學生身上的傷,以各種角度來拍攝,同時還問了幾個問題。

事情發展到這時,雙方早也說不清楚誰對誰錯了。加之,挑事的二人早以金蟬脫殼之計溜走,徒留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爛攤子。

方笑柔聽著,不由垂下淚來,嗓子裡儘管是嗚咽的,說話時卻又很有聲如洪鐘的意思:“如此時局,大家只管在內部拉扯、撕裂,絲毫不留意外邊的世界。只圖自己不吃虧,只看到自己的一家子道理,完全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樣的民族……”

記者堆裡自然對於這位記者小姐瞭如指掌,有親日傾向的便幫腔,立場堅定者對於她的做作不屑一顧,強按下個人情緒不提,只管做著記者分內的事。倒是旁的人並不瞭解這些事情,經方笑柔一通哭訴,紛紛認為好好的一場愛國演說,本該同仇敵愾、鼓舞士氣,卻落得如此難堪的一種結果,看來要讓國人成就救國事業恐怕有些痴人說夢呀。

厲鳳竹是圍觀了全程的,對於方笑柔那句“只管在內部拉扯、撕裂”,很是抱不平的,賊喊捉賊的詭計把她氣得直感到腦仁疼。不過,她低眸望了望照相機,自己是有希望還原事情真相的人,在鐵證面前狡辯總是無力的。暗想之下,認為再涉險捲入旋渦中心並不明智,便取了一種保守的態度。提著風衣的領子,迅速抖落兩下,把藏滿寶貝的照相機裹得嚴嚴實實,抱在懷裡忙想跑出去洗印。她一開步子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左腳微微有點跛。低頭看,鞋面上有一團被踩得烏黑的血跡。可能是她腳上流出來的血,也可能只是湊巧濺到的。

但見了血,事情就不一樣了。厲鳳竹覺得漫說她是位記者,就是個普透過路的,也不能眼見著同胞自相殘殺。因此,掉轉腳步想去通知管理人,她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園方,再不找人過來維持秩序,恐怕是要出大亂子的。不過,她想到的事情,公園方面早也想到了,已有幾名代表,正在趕赴巡捕房的路上了。

“那就好,我也放心了。”厲鳳竹稍安了一安心,“除了找人平息事態,已受傷的人也該儘快送去醫治才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