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和劉家人來的時候,都給他們帶了當季的蔬菜和糧食,還跟他們說,這幾個月,菜都去他們菜地裡摘,別天天吃野菜。過陣子,野菜就老了。趙大樹心裡感激,他們都知道他沒菜地,不是,他媳婦菜種了不老少,都給了老宅,不不不,現在都送了小偷。
莫名的,他有些感激那個無名好漢,他沒的吃,老爹一樣沒的吃,心裡瞬間平衡太多。
“呀,雨丫頭做飯呀,早就聽當家的說你做菜做的比我們還好,今天終於能嘗一下了。”
“那一會村長嬸子多吃點。”
“嗨,叫啥村長嬸子,叫人聽見笑話,叫吳嬸兒。”
“吳嬸兒。”
“宋家妹子,你這閨女教的可真好!”落落大方,一點也不扭捏,她很喜歡。
“她呀,主意大的很。”
“也是個大丫頭了,主意正點好。”
宋氏笑笑,閨女再大,在她眼裡,也還是個孩子。
菜端上桌,又是一番誇讚。劉順子看著桌上的菜,更加捨不得小雨了,只可惜,大樹個混球看不上他兒子,不能娶回家做兒媳婦,哎!
而吃飯的飯桌,凳子也是新買的,城裡賣的現貨,村長媳婦打趣說,傢俱一擺上,他們家的破屋子,都富貴起來了。
“村長,咱們村蓋房子是個什麼章程?”
“這要看你打算怎麼蓋,怎麼,想動工了?土坯房的話,不用請人,一般就是族人和親人,一家上一兩個,也就是十十幾二十天的事。”
“不是,我想蓋青磚瓦房。”
“啪嗒”,村長的筷子掉了,吳氏也停下了吃飯的動作,只有劉家人不為所動,這事,他們之前就知道。
良久,村長才找回自己的聲音,“打算蓋幾間啊?”這小子真發財了呀,也不知道老趙家知道後,會咋想?
“周圍三畝地全部磚頭圍起來,六尺高(大約2米),裡面正堂屋,左右廂房,廚房,庫房,如果銀子夠,再加幾間。哦,對了,還有連廊一定要做。”
閨女說,連廊是一定要加蓋的,下雨天,端菜就不會淋溼,家裡曬個什麼,下雨天,也能掛在連廊裡,還能站在連廊下欣賞什麼雨景,總之,她說了,這個必須有。
在坐的所有人:趙老三還是趙老三,有點銀子就飄了,他知道他說的得多少銀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