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顧童生和裴彥華,安初夏給他們買了一條松煙墨做禮物。
師母古氏安初夏也沒什麼好買的,就買了一匹布,讓她自己做衣服穿。
又順手買了兩匹細棉布,等著回去送給安二奶奶家,也不能讓三表叔白跟著跑一趟。
至於那些送來十幾,二十文盤纏的同族,安初夏決定回去的時候每家給帶一份糕點,聊表心意。
顧芳妙看見安初夏買了那麼多東西,也想給她買,被安初夏阻止了。
她買東西是感謝恩師,自己和顧芳妙就不用了。
最後安初夏建議顧芳妙可以也給家人,和老師裴彥華帶點禮物,聊表心意就可以了。
畢竟顧家只開了一間私塾,老師顧童生束脩收的又低,即使家裡有些存銀,恐怕也是留著給顧芳妙考科舉用的。
她就不同了,家裡這一年多來就鎮上,一家酒館,一家飯館,每年的滷雞,滷鴨,滷鵝,滷肉量,總共純收入有一二百兩銀子。
還有哥哥去碼頭那裡賣滷肉,他們家裡現在的儲蓄還是很可觀。
買這些禮物她還是拿的出的。
兩個人高高興興的買了一堆東西,僱輛馬車送到客棧門口,搬回房間後,被顧童生叫到房間狠狠的說了一頓。
兩個小姑娘這才消停,不敢再去府城裡浪了。
三天很快過去,安初夏接受過現代教育做起事來很理智,但她骨子裡的懶散也是真實存在。
每次只要有人幫著去看榜單,她自己是絕對不願意去擠著看榜。
這次也是一樣,三表叔因為讀過兩年書看榜單是沒有問題,他天不亮就按耐不住跑去放榜的地方等著,就差在那過夜了。
這次就連顧童生也沒忍住,天剛亮就溜溜達達的也去看榜了。
安初夏洗漱完回來,看見還在床上睡著比自己還心大的姑娘,不由好笑的搖了搖頭。
也挺好,心思簡單,這樣的人最容易得到幸福。
安守宇拉著衣衫被揪歪的顧童生回來,兩人的臉上同樣都帶著喜色。
安初夏不用問她和顧芳妙應該都上榜了。
如果有一個沒上榜,他們兩個都不會出現這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