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初夏休息一晚,次日吃完早飯就和木檀,去了青石鎮上看望古氏。
看見師母日漸消瘦的身體,安初夏心裡也很難過,古氏今年六十七八歲的年紀。
要是在現代很多這種年齡的老人,還在跳廣場舞,而她卻要面臨生老病死。
安初夏接過僕人手裡的稀粥慢慢喂古氏吃下。
“讓下人來做就行了, 哪還需要你親自動手。”古氏虛弱的說道。
安初夏微笑著繼續舀了一小勺,碗中的銀耳蓮子紅棗羹,這是這段時間古氏脾虛食少,木檀特意交代讓多吃的食物。
“不妨事,以前都是師母給我們做飯吃,現在正好我擔任一個閒職, 有時間能多陪陪您和老師, 在你們身邊敬敬孝道。”
喂完古氏, 安初夏和顧芳妙陪著她聊天直至睡下,兩個人才腳步放輕離開。
之後的日子裡安初夏和顧芳妙,都會經常在顧童生老兩口身邊陪伴照顧。
隨著她回來的時候長了,即使安初夏再低調,廬山縣的官員還是得知她回鄉的訊息。
安初夏怕打擾老師和師母,就在自己家裡接見了他們。
廬山縣現任知縣塗志偉帶著人,被左望領進待客的廳堂,安初夏見到他時不由勾起嘴角。
這位不是曾經在她擔任江州知府時,管轄內的一個小縣城,標榜清廉從來不收禮的縣令麼。
卻把一個縣城管理的窮噹噹的塗縣令麼,他怎麼輾轉調任到這裡來了。
怪不得她回來這裡發現廬山縣,這麼多年沒有任何改變,而且覺得這裡的經濟和百姓,都沒有以前的活躍和精神。
這應該跟這位知縣, 管理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也許讀書刻苦能讓他考上進士, 卻不能改變他平庸的管理能力。
安初夏沒有和他們多說,禮貌接待幾位縣衙官員。
塗志偉看著高高在上,端坐在廳堂首位,滿臉威嚴的安大人。
也許還記恨當年安初夏,寧願提拔一位女縣令,也不願提拔他去府城裡做事,在例行公事般的拜訪後,就帶著人告辭離開了。
安初夏眯了眯眼睛,她這次回來主要是照顧好兩位老人,讓他們安享晚年並不想多事。
可是有些事情身處在她這個位置,又怎麼可能說不管就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