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呸,遂結賬,支付面錢17元,又拐進隔壁的24小時便利店,支付水錢2元,共計損傷19元。
這就是腦子一熱的下場。
一直到一個小時之後,江楓已經按醫生的吩咐用完了藥趴在床上,靜靜思考人生順便在菜譜一欄檢視炸醬的具體做法的同時,都在為自己一個小時之前的腦子一熱深感悔恨。
既傷錢又傷心。
在張褚的記憶裡江楓是沒有看到炸醬的製作過程的,而張褚吃的那碗炸醬麵的炸醬也並非曹桂香所做,是彭師傅在當天早上做的。
雖然彭師傅做炸醬的過程並沒有出現在江楓之前所看的記憶裡,但卻出現在了菜譜的教學影片裡。遊戲甚至幫江楓分好了p,就像影片APP軟體看分集影片一樣,簡單方便。
p1為面的製作,p2為炸醬的製作。
彭師傅的炸醬是用五花肉來做的,作為炸醬麵中與菜碼享有同樣分量的炸醬,北平的做法講究油大醬多,一滴水都不能放將黃醬和甜麵醬小火幹炸,直至炸熟炸透炸香。
炸醬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定要小碗幹炸,必須放油,小火慢炸,絕不能猜摻任何的水。作為發酵食品的醬總是會帶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氣味一定要在高溫的加持下才能完全祛除,也只有高溫才能讓醬的香味和醇厚完全釋放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小碗幹炸的緣故,一旦醬的量大了溫度就很難上去,香味就不能完全釋放。幹炸的魅力就是在時間的加持下讓將的味道與香味慢慢釋放,互相融合,變成更加美味的存在。
江楓光看影片,看著油鍋裡緩慢跳動飛濺的油花,如呼吸一般咕嘟冒泡起伏的炸醬,彷彿都能聞見那快要化為具象化的香味。
糖漿與甜麵醬混合,蔥姜等香辛料調味,五花肉切成丁狀畫龍點睛,成品後的炸醬醬香拌著油香,粘稠泛著光,看起來溼漉漉的卻是水乳交融的最好詮釋。
江楓之前看曹桂香做炸醬麵的時候沒什麼感覺,現如今看彭師傅炸醬卻覺得餓了。
他想吃炸醬麵。
炸醬要幹,溼,甜比例適中,黃醬與甜麵醬混合得當,拿筷子夾起中間的縫隙都不粘合,拌開就能看見其中鮮明油亮的肉丁,一口下去就能讓人忘卻煩惱,醉心於此。
面一定要是抻的很細的抻面,柔軟且筋道,煮麵一定要過水,這樣吃起來才清爽利落,符合夏天的感覺。
菜碼不用加很多,黃瓜絲,蘿蔔纓兒,蘿蔔絲和豆芽這4種足以,大蒜就不用了,雖說理論上大蒜的辛香會與炸醬的濃郁的醬香實現完美的交匯與結合,但江楓實在是不好這口,偶爾吃吃臘八蒜就已經是極限了。
光是想想江楓就要流口水了。
他甚至都想資敵去八寶齋吃炸醬麵了。
雖說八寶齋的名聲這幾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貌似八寶齋的炸醬麵是真的不錯,雖然貴了點,卻也是經過北平人民的味蕾認可的。
他來北平這麼長時間還沒吃過正統的稱得上好吃的炸醬麵呢。
炸醬好辦,難度不高,稍加練習想必就可以掌握。可面確實是個大問題,江楓對自己白案水平有多少還是心知肚明的,之前在晨風小學做的麵條他又不是沒自己嘗過。
80%北方會做麵條的媽媽們都能吊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