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女做為元帥左監軍,豈能不知漢軍裝備之低劣,也只有韓常、高升、王伯龍等人的部隊堪稱精銳,山南漢兒軍甚至連鐵甲也沒有,訓練程度也被壓的很低,說白了也就是大順風仗的人樣子。
不過,他也是無可奈何,就那點資源給誰?自然是先滿足就本族,然後才是渤海、契丹人。
兀朮有些沉不住氣,沉聲道:“王文實欲畢其功於一役。在此危難之際,我等要齊心協力共赴國難,豈又能敵未到,自己人先開戰的道理?”
話音方落,活女立時高聲道:“唯都元帥之令是從。”
其實,南北形勢非常明瞭,大宋行朝國力非女真所比,內部鬥爭再激烈,女真貴酋在大是大非上能抱成一團。
兀朮目光閃爍,沉聲道:“看浚州戰事再做決斷,諸位,此戰干係國本,只要諸位攜手同心,我倒是要看看鹿死誰手,誰能夠笑到最後。”
正當河北河東戰雲密佈,浚州慘烈廝殺之際,沙門島卻一片祥和。經過十餘年的經營,以沙門島為核心,沙門南島、北沙門島、大黑山島、廟島、坨磯島等島嶼共同組成,以沙門島為中心,形成大宋北部海疆堅固的據點。
當然,這裡也是北方海船隊的衙門,各島營寨都有停泊海船的港口,數百船隻靜靜地停泊在碼頭。
沙門島遍佈全島各處軍營校場上,數千虎翼軍吏士正加緊操訓,各輜重營地人來人往、大車相連,在和各軍港相通的水泥大道上,來回往返著四輪大車,向軍港運輸著補給。
更有一條長達五六里,塗漆全鋼雙道鐵軌,從上儲備火器的軍械庫伸展到港口,來回由騾馬拉著裝有火器的車廂,運到港口的火器儲藏庫,再由碼頭上的吏士向各船裝運。
沙門島的中軍大寨,嚴格意義上是一座城,雖不和沿河軍城相比,卻也有兩丈餘,平時屯糧和最重要的軍械庫所在。
頭髮花白的李寶站在城樓上,遠眺港口的海船戰隊,邵青、張榮、李長昇、張過環衛身側,顯得意氣風發。
是想,當年他得罪別人被貶斥利國,有幸遇到了王秀,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轉折,無論是征伐兩浙,還是舉兵勤王,都是那麼的氣勢雄壯,讓人生平難以忘懷。
自從受命整頓水軍,他就意識到機遇再次降臨,遵循王秀規劃的路線,侍衛水軍不斷地壯大,橫行萬里海疆,建立十五海外軍州,擁有戰船上千,吏士十餘萬,他的人生到達了輝煌的定點,大軍北上在即,又豈能不來前線?
眼看數里之外樓帆林立的軍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大道
胸中豪情飛揚,傲然道:“有此壯烈景象,虜人豈能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