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的經過其實是一場可以杜絕,但又無法杜絕的悲劇。
上世紀90年代,正是改革開放轟轟烈烈的年代。是有不少人脫離了貧困,奔向了幸福。
可這幸福不屬於小林裡。
小林裡地處偏僻,既不依山,也不傍水,只有那麼幾畝薄田,卻要養活全村300多張嘴,在那時是那樣的艱難。
一個人邁出了第一步,賣了血,這時村民們才知道血是可以賣錢的。他們身體流動的不是血,而是錢,帶來生機的錢。
一個個衝向了血站,握緊拳頭,看著針頭扎入靜脈,看著血液流進血袋,換來了好生活。
可誰都不知道,那針頭帶著病毒,病毒進駐到每一個接觸它的人身體裡。
繼而傳染給家人,傳染給肚子裡的孩子。
等到衛生部負責人發現這一現象時,為時已晚,全村300多人,有近200多人,已經染上了可怕的病毒。
幸好,國家出面徹查了這件事,並且將村裡的人好好安頓,才有了每個醫院定期派人前來檢查的例行規定。
而立這條不進村,就不能告訴事實的規定的初衷,是為了讓那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看到他們警醒的同時,也要有同理心,他們是病人,僅此而已。
「護士長,工作怎麼安排!」夜語出口打破安靜:「再晚一點,恐怕回不了賓館了。」
「是,晚上回縣裡的賓館,已經訂好房和飯菜了,早檢查完,我們就早休息!」
護士長朝她投去感激的笑。
果然夜語這麼一打岔,原本還在猶豫的眾人,果斷帶上分配的口罩:「護士長,從哪裡開始?這樣我們也可以安排!」
「好!」見沒有一人退縮,護士長臉上掛著滿意的笑:「現在全都去村委會集合,村民會一個個上門的。」
不大的村委會空地,滿滿當當擠滿人,他們望向站在臺階上,一眾穿著白衣,帶著口罩和手套的醫生和護士,眼裡帶著深深的不安。
大部分的人跟常人沒有區別,只有幾個,面板已經潰爛。但所有人的眼裡除了不安還有渴望。
「今天我們來給你們檢查!」夜語跟隨護士長的動作,取下口罩,聽她說話:「大家有序排隊,放心,這次我們也是帶藥來的。」
所有村民聽了,沉默而井然有序的排隊,這件事他們已經幹了無數次,所有的程式瞭然於心。
最開始的慌亂過後,實習醫生護士如今下手穩健,即使偶爾血管裡有血帶出,他們也不會尖叫出聲,只是衝村民和善一笑,然後淡定的用消毒液仔細清理手套。
「姐姐!」被分在沒得病組的小姑娘被抽完血後,衝夜語甜甜一笑:「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