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芳塵對於寧採庸找上門來並不意外。
今天他的攤牌,對於身在局中的寧採庸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消化的資訊量。
在之前幾十年的謀算之中,顧於野的偽裝天衣無縫,沒有一點破綻。
他最精明的一點的就是,讓顧芳塵的惡劣性格,看上去像是自然而然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拉長,那一點點的變化,都會被視作平常。
而他自己,不過只是疏於管教又不知如何是好的嚴厲父親而已,摘得乾乾淨淨。
以至於,就算把顧於野的計劃明著說,只怕換成其他人,都會覺得是顧芳塵在給自己開脫。
寧採庸願意相信顧芳塵,已經是建立在這幾天發生所有事情的鋪墊下了。
但……畢竟她並沒有像顧憐纖那樣直接遭受那麼劇烈的衝擊。
顧芳塵心知肚明,可手上現在也沒有證據。
當年下毒的人,早就已經被處死,鍋都被扔給了顧於野的政敵,這些年,他沒少利用顧芳塵中毒的事情除掉自己的對手。
畢竟這件事關乎顧於野的最大野心,要瞞過的人是大魏最高統治者,但凡留下來一點把柄後果都不堪設想。
而有“六司星君”幫忙,因果線都能抹掉,其餘證據更是不在話下。
不過,他沒有留,不代表顧芳塵就不能無中生有。
只不過,在那之前,必須先解決顧於野背後的儒家和魔教,並且讓蕭盈好足以頂住顧於野缺失之後的大魏軍力。
大魏這幾百年來的朝堂鬥爭,無非是東風壓倒西風,而不在於事實如何。
只要導向有利於局勢趨向穩定平衡,永安帝就會默許事情發展……
魔教那邊,和瓜瓜公搭上線,轉化成中立單位,有了內應,算是開了一個頭。
但儒家卻不好辦。
因為整條儒家線,一切因果背後真正的主導者,都是儒聖謝謙。
是的,也包括了顧於野調包自己兒子,讓顧元道拜在謝謙座下,成為真傳弟子。
而顧於野和魔教合作的事情,謝謙照樣知情,但是他並不在乎。
《塵中鏡》裡的【永墮囹圄】、【一念慈悲】、【萬古同天】、【人心萬鈞】、【眾魔降凡】、【六塵歸真】六個結局之中,有四個結局,玩家都是要打謝謙的。
這傢伙不好說是不是反派,但他的理念,顯然是和正常思維相悖的。
在顧芳塵看來,或許當修行者晉升一品之後,就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維度的生物,和正常人類的思考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了。
太宏觀了,以至於一般人的死活,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謝謙的出發點或許是有利於整個人族發展的,但實際上的結果,慘烈程度,卻和【眾魔降凡】不相上下。
無數玩家的經驗已經證明了,要走儒家線,自上而下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