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本年度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第14輪。
“呀!小強,怎麼是你?”
“咦?老大,怎麼是你?”
當看到兩支隊伍公佈的出戰名單後,李襄屏和陳小強同學都有點訝異,京城隊竟然把陳耀月推上了主將臺,兩人將在這一輪相遇。
“呦呵,小強不錯嘛,難道你現在搶班奪權成功?你小美哥竟然都願意讓出主將了?”
“沒有沒有,小美哥今天在快棋臺等著你呢,誰知道你們突然又變陣了,嘿嘿,倒是讓我撿到一盤學習的機會。”
李襄屏聽了呵呵一笑,他今天之所以突然出戰主將臺,那當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主要是因為在最近的讓子棋訓練中,他感覺自己遇到了一些障礙
下讓子棋,那在對局中必須下一些稍顯過分甚至無理招法的,然而在圍棋中,“積極”和“過份”其實就在一線之間,有相當多的下法,人類棋手其實很難分清到底是“積極”還是“過份”。
例如前些日子丁偉VS崔毒的“富士通杯”八強戰,丁偉當時用了李襄屏推薦的一招,並且在那盤比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假如沒有其他故事,或者說沒有對那步棋進行很詳盡的研究,大部分人會把那步棋評價為“積極”。
然而李襄屏知道不是。
老施當時就跟他指出來了,那步棋其實是“過份”的,假如對手完全應對,那麼這樣下反而要吃點小虧。
崔毒同學當時會犯錯,但李襄屏不可能指望未來面對狗狗的時候,狗狗也會犯這種錯誤。
因此李襄屏就想找到一個邊界:“積極”和“過份”的邊界。
就算自己沒有辦法完全釐清這兩者的邊界,但也必須掌握很好的分寸感。
李襄屏現在的問題,就是出在“分寸感”上面。
還是剛才那個例子,在老施指出那步棋“過份”之前,李襄屏自己其實是沒這種感覺的,他一直認為自己那步棋可能相當不錯。
但人家施大棋聖早就發現了那步棋的問題。
雖然在下讓子棋的時候,老施可能同樣會下那招,並且他用那招可能同樣也能贏棋。
可是人家自己下的那步棋過份。
但是李襄屏自己不知道!
這就是兩人目前的差距。
李襄屏當然想彌補這樣的差距。
甚至不誇張的說,他之所以進行讓子棋訓練,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分寸感”。
李襄屏的最終目的,當然還是要把這種“分寸感”運用在對子局上面。
而在他看來,在當今棋壇一流高手中,路過有一位棋手最適合陪自己訓練“分寸感”,那這個人必定是孔二傑無疑。
畢竟是號稱“最職業的職業棋手”的那個人,孔二傑的分寸感在大李之後無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