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注意到了那篇《桃花源記》,從太武帝手中討要了過去,包括北魏諸帝起居錄在內的正統史料到了這兒,後面再也沒提過這篇《桃花源記》的事情了。
後續正史上記載的是,北魏太武帝,在崇儒厭佛的崔浩極力建議下,在北地進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廢佛毀寺行動,最後整個北朝境內,短時間只剩下了三百二十座佛寺,可以合法經營,並且這些佛寺內,都要描繪上吹捧弘揚北魏拓跋皇室引起佛陀神蹟的佛本生畫……”
雪中燭側目,看見魏少奇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
“到底什麼意思?說清楚。”她皺眉催道。
魏少奇緩緩撫摸《桃花源圖》卷軸:
“於是,從此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便沒有了,不,還有,還有一半,剩下這兩根血青銅材質的軸杆。”
“沒有了?難道被崔浩毀了?一把火燒的只剩下軸杆了不成。”
魏少奇慢慢搖頭,眼神追憶:
“吳先生說,一篇《桃花源記》共計三百二十個字。”
“本座管它多少字……”雪中燭下意識開口,說到一半,話語徐徐頓住:“三百二十?”
她問:“和那剩下的三百二十座佛寺難道有關聯?”
魏少奇臉色感慨道:
“好一個崔浩,陶淵明禪精竭慮、鞠躬盡瘁為南朝劉宋精心打造的《桃花源記》卷軸,被他拆為了三百二十粒字,裝進了三百二十座佛寺。
“原本只限於南朝境內施展之物,在北地上百座佛寺繚繞的香火氣中,變為了北朝魏鎮壓國運龍氣的基石。
“算上北魏末年,拓跋氏以鼎劍之鋒血腥鎮壓過的六鎮之亂,之後苟延殘喘的十一年。
“崔浩此舉,至少為北魏續命八十年。
“無怪乎清河崔氏在北魏一朝榮寵至極,在北地穩居頂級高門士族,奠定了五姓七望的魁首之基,祖蔭延續至今。
“現今的偽周朝堂,司天監、四大禁衛玩的這些,都是崔浩玩剩下的。”
雪中燭默然前行。
“咳咳咳咳……”
魏少奇一陣劇烈咳嗽,手帕捂嘴了會兒,卻嘴角噙笑:
“一個陶淵明,一個崔浩,分別是南朝讀書人和北朝讀書人的代表,只可惜二人同處一個時代,卻因為南北戰亂隔閡,從來沒有遇到過,而針對《桃花源記》的隔空交手,鄙人還是覺得不太過癮,但也算是開創性的了……
“大女君閣下,你們雲夢劍澤一向處江湖之遠,遺世獨立般神隱,是天下第一劍宗,量身專設了匹配執劍人道脈的隱君一職,走的應該是最原始正宗的執劍人、護劍人流派。
“對於這兩位南北讀書人合力開創的新執劍人流派如何看待?”
前方的雪中燭看不清具體臉色,只聽到她語氣有點寡淡:
“本座只有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