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俊之這幾日給魏先生推薦了一個年輕人。”
“沒錯,此人名叫越子昂,洪州人士,乃江州州學內計程車子領袖。
“俊之擔任江州博士,管理州學,與之偶然接觸,他與俊之一見如故,這幾日都纏著俊之,期間透露了不少事。”
“呵,俊之機敏善察,能說會道,真是善於交友。這些日子參加潯陽城內的宴會,倒是讓他結交個遍。”
“炎公放心,俊之有分寸,交友之前皆有考察,他說越子昂此人性格單純激昂,十分仰慕炎公,目前來看沒什麼危害,對了,此前江州至聖先師廟的對答風波,算是越子昂挑起來的。”
“歐陽良翰說‘好好學習、日日向上’名揚天下的那次?”
“對,那次倒是成全了歐陽良翰。不過,雖然受挫,可越子昂好像並不太服氣。”
語氣淡淡:“魏先生覺得此子如何?”
“不可謀,但可用。”
“咱們接納此子,會不會引起歐陽良翰的芥蒂,畢竟二人算是有矛盾。”
“俊之說,他來周旋處理,不會引起歐陽良翰不快,另外,歐陽良翰作為江州長史,若是還與一位小小士子置氣,未免格局也太小了。”
“有道理。”
“說回來,俊之引薦此子,是因為此子有一些人脈關係。”
“哦?”
“越子昂此前活躍潯陽城計程車人詩會,是菊華詩社的一員,與潯陽王幼女、小公主殿下有些交情。
“另外,此人當初洛陽求學時的老師,名叫袁象山,前禮部官員,當初廢帝風波,一起罷官,跟隨潯陽王一家一路起伏,在龍城低調隱居。
“現在袁老先生,乃是潯陽王府上的舊人,教世子讀書,潯陽王父子都很尊重老人家。
“本來越子昂有這一條人脈,很容易成為潯陽王府的門客,只可惜前些日子,被潯陽王和世子逐出來了。
“聽他憤憤不平說,是歐陽良翰在潯陽王和世子面前說壞話才如此的。
“不過我倒是覺得,歐陽良翰非這般小人,也沒太多必要閒著針對他,更可能是潯陽王與世子擔心他性格惹麻煩。
“雖然不受潯陽王府待見,不過畢竟此子還有詩社與老師的人脈在,可以幫忙舉薦俊之,接觸潯陽王府那邊……
“所以俊之也將越子昂引薦了上來,算是交換。”
空氣安靜了會兒,有人嘆息:
“這方面,俊之做的比我好啊。”
“何出此言。炎公只是名聲太盛,容易引起警惕戒備罷了。有些事,讓俊之、書清這些年輕人來做,更方便一些。
“不過,俊之確實有說客之才,將江州這邊交給他,也未嘗不可。”
“嗯。”語氣不置可否,似是思索了下:
“魏先生今夜詩會將此子帶來,我見見。”
“好,能得炎公青睞,越子昂一定受寵若驚。對了,還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