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不打算贏了嗎?
但下半場比賽開始之後,維迪加爾就驚訝的發現,雖然對方只換了一個人,但陣容卻進行了乾坤大挪移式的調整!
文俊打的依然是中後衛,但原本打中衛的隊長安東尼奧,卻被頂到了中場,打起了後腰。
安東尼奧本來就是中衛和防守型後腰自由切換的搖擺人,這下調整,也算在理之中。
但接下來的調整卻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原本打後腰的若昂,去到了鋒線,成了突前的單箭頭!
而之前打“偽前鋒”的王梓則去補了劉雲的位置,成了左邊前衛!
馬裡迪莫只用了一個換人就調整了4處位置!
維迪加爾的第一反應是,對方年輕的中國主帥是在瞎搞。
這麼多位置同時調整,還不得亂了嗎?
再說,若昂是個不錯的後腰,有技術,有體,1米84的高也不算矮,可是年紀輕輕的他打的了中鋒嗎?
換句話說,中鋒這種位置,是隨便誰都可以打的嗎?
可是,高遠與維迪加爾截然相反,他覺得若昂行。
若昂的發展模板是巴拉克。
巴拉克,在德國國家隊98場打入42球,俱樂部456場117球,進球率高達26%,單季最高200102賽季50場23球。
巴拉克有極強的護球和策應能力,而且術和盤帶都是一流。要知道,在年輕時,巴拉克可是打過前腰,甚至是偶爾客串過前鋒的。
巴拉克可以,若昂也可以。
當然,現階段的若昂是沒法和足壇傳奇巴拉克相提並論的,不過,高遠有系統,對若昂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改造。
在頭球、預判和跑位等方面都加了一些點數,使之的屬雷達圖更趨近於一名前鋒。
這下算是有了一個弱化版的巴拉克打中鋒了。
應該可以了吧!
可是,踢了一會,高遠發現,況和預想的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不是說,若昂踢得不好。事實上,他到了鋒線上之後,確實起到了支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