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裁判一聲哨響,這場備受關注的焦點之戰開始了。
巴西的國家級電視臺第九頻道也選擇了轉播這場“強強對話”。
而在遙遠的中國,本來在“拒絕國字號徵召”事件後,央視的態度有所遲疑,甚至一度傳出了要終止轉播協議的訊息,但在和足協溝通了之後,不知什麼原因,還是現場直播了該場比賽。
南美的足球富有激,但他們的解說更有激!
全世界對南美足球解說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超快的語速以及進球之後那聲尾音長長的“oooooooal”了吧。
與世界上大多數足球解說一樣,巴西足球解說一般是兩人搭檔,一人解說,一人評球。
那聲拖得長長的“al”,當然是由解說員負責。
解說員在一場球的解說中任務頗重,不光是進球之後要大喊,正常比賽時間也要不斷說話。只有在評球人開口時才偶爾暫停一下,有時解說員說得興起,語速太快,連評球的那位都得見縫插針,才有說話的機會。
他們的解說員真有那麼多要說的內容麼?
其實,仔細聽一下你就會發現,巴西各個電視臺的解說員,在直播比賽時說的基本就是這些東西:
“巴西隊在後場拿到了球,阿利松傳給了馬塞洛,馬塞洛傳給了保利尼奧,保利尼奧又傳給內馬爾,內馬爾傳給庫蒂尼奧,庫蒂尼奧,庫蒂尼奧,庫——蒂——尼——奧——,現在巴西隊有傳中的機會了。傳中!哎呀,對方後衛解圍了!”
葡萄牙語中,球從誰這裡傳到誰那裡表達起來非常簡單,只需在兩個球員的名字之間加個介詞“a”就行,所以整場比賽,大部分時間,其實就是聽解說員在不斷重複著球員的名字。
這樣的解說中國球迷們其實也熟悉。以前沒有電視只能聽廣播時,宋世雄老師就是這麼解說的。
當然,也有些有個的解說員,會增加一些路,比如“大衛·路易斯,大衛·路易斯!哦不!大衛·路易斯!大衛·路易斯你不能這樣,大衛·路易斯你不能這樣!大衛·路易斯這樣才對,這樣才對,大衛·路易斯!“
而至於進球之後的大喊大叫,這在拉美地區的足球解說員中幾乎是標配,彷彿不喊一下就顯不出職業守,誰的嗓門大,氣息長就是最優秀的解說員一樣。
所以一場比賽不管哪邊進球,解說員都得像發的公驢一樣嚎上幾嗓子。
說實話,與拉美高超的足球水平相比,他們的解說其實非常不入流,甚至還停留在中國上個世紀的水準。
不過,近年來,拉美地區的電視臺也逐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畢竟長期的發嚎叫初聽時新鮮,聽多了也會審美疲勞。
所以,他們會憑藉自己的足球人才優勢,請許多知名球星擔任解說嘉賓。
這些大牌球星們不僅球技高,見識也卓絕,更重要的是,有他們坐鎮,那些發了的解說員們並不敢隨意造次,無所顧忌的亂吼亂嚎。
本場比賽,第九頻道請到的評球嘉賓,就是一位大人物,大名鼎鼎的前世界第一左後衛——羅伯特·卡洛斯!
之所以請他,是因為卡洛斯當初就曾效力於帕爾梅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