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昨日主公只安排了十九萬五千人,還有兩萬五千將士,尚沒有進行改編。主公是要改編他們嗎?”
許定道:“沒錯。讓典韋去挑選五千士兵,作為駐守皇宮的御林軍。讓太史慈將軍,統帥剩餘的兩萬兵,作為許縣禁軍。”
這樣一來,許定就無後顧之憂了。
新改編的六個軍,可以全部出征,與孫曹劉大戰。
郭嘉應道:“臣遵命。”
經過數日改編,軍隊建制成型。
同時。
國淵負責修建的皇宮和皇宮外面的英雄會所,也在快速的修建當中。許定著手組建六部、軍機處,也都開始運轉。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迎來了新的難題。
既要建國稱帝,就要有國號、年號...
這些從無到有,都要慢慢的解決。
清晨。
戲志才和郭嘉、賈詡,來許定這裡開會。
“剛才禮部尚書陳琳說九月九號,是登基的吉時。眼看時間迫近,我們也該考慮下國號和年號,你們有何主意?”許定坐下問。
賈詡回道:“主公起兵於東萊,就取‘萊’字作為國號如何?至於年號...。”
“萊?這也太隨便了吧?”許定知道歷來的皇帝,都喜歡取跟自己有關係的國號,如漢高祖劉邦,在建國之前,做過漢中王,建國之後,便取了一個漢字。
之後數百年,晉、隋、唐等,也都是根據高祖皇帝的名號和起兵地點,而制定的國號。
然許定卻不喜歡這樣。
“文和,我們能不能想一個特別的國號?”許定打斷他的話。
“特別的國號?”
“主公已經想到了?”郭嘉問。
“我確實想了一個。就以華夏為名,附帝國二字。”許定道。
“華夏帝國...。”賈詡慢慢的唸了聲。
雖然不明白許定為什麼要這樣取,但是聽起來很有威嚴。
“好名字。”郭嘉道。
“好在哪?”戲志才小聲問。
“這...主公取的,能不好嗎?”郭嘉也低聲回了句,然後拱手道:“主公,華夏二字,一定會傳百世、千世、萬世...綿延不息。”
“嗯。”
許定點點頭。
華夏兩個字,就是從後世來的。說他會傳千世、萬世,一點也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