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先生,步度根逃走了,還有一萬左右的鮮卑兵也往西逃了,下一步我們怎麼做?”黃忠問道。
諸葛瑾道:“接下來追擊步度根的事交給歸義軍來做,第七校尉騎隱蔽旗號先西走,在南下,我們去遼西,給公孫瓚還有劉備上一課。”
眾將到是沒有異議。
這本就是原來的計劃。
歸義軍屬混成騎隊,許定是堅決不允許他們參與國內諸侯征戰的。
所以他們的任務還是對付鮮卑人。
現在步度根擊跑了,中部鮮卑各部又弱了些,他們可以往西走得更遠,可以更加放肆的遊擊消滅鮮卑人的小部落了。
劉備給公孫瓚出的主意就是,先利用騎兵的優勢,深入敵境域,趁徐庶沒有在往後退之前,包圍一座城。
此計只圍不攻,畢竟白馬義從不是攻城部隊。
目標則選在了險瀆城。
一座靠近遼東但是屬於遼東屬國的城池。
離遼河有一定的距離,使得許定的水師無法支援,而且四周還有較為開闊平坦,有利於騎兵發揮所長。
兵圍此城,一者可以直接對遼東郡遼河一帶的城池進行威懾。
二可以卡遼東屬國還有遼東郡西部與遼東郡府城之間的聯絡。
直接將戰火燒到遼東郡腹地,如果徐庶在退,可以鯨吞險瀆以東跟以北的大面積土地。
當然還有這裡的人口。
雖然徐庶等人戰略後縮,但是這裡的口並沒有怎麼遷移,因為去年的移民,相反這裡的人多比原來多了一倍不止。
“既然公孫瓚喜歡險瀆城那就送給他吧。”徐庶道:“子瑜、漢升他們那邊應該差不多了,我們就守好遼河就行了。”
最終徐庶將後撤的最後底線放在了遼河。
第三校尉軍在加上第十校尉軍,還有遼東郡的郡兵、遼東屬國的郡兵,以及遼西郡的郡兵,總計快三萬從人馬從上下游撤了出來。
分守遼河三大城池,望平、遼陽、遼隊,以及各個要道與渡口。
等了兩天,見遼河對岸還是無動於衷,相反本來在遼東屬國跟遼東郡西部的人馬全都消失了,公孫瓚又一次想罵娘。
很快劉備也率兵來到險瀆城,因為沿途各城的許定人馬撤走了,所以他們過來的相當順立,沒有任何的阻礙。
“玄德,徐庶還是退了,壓根沒有管險瀆城的死活,他的騎兵也一直沒有出來,看來這一招不行呀。”公孫瓚見到劉備便忍不住說道。
當初劉備信誓旦旦的說這樣一定行,結果現在他還是沒能跟許定的手下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