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北退之後,為避免公孫瓚部的誤會,沒有走最近的甘陵城一線。
因為那裡是清河郡的府城。
借道可以,但是借府城,估計公孫瓚的手下就會產生誤會了。
所以袁紹大軍向北了一天路程,然後在往西,走了東武城一錢,在從界橋進鉅鹿郡。
東武城前文多有提及過,不過沒有細說。
這一次就得好好說說此地了。
因為這裡有一家身關後世晉唐的大世家。
清河崔氏,後來的五姓七望。
老根就在東武城。
此時的崔家以經是名聲在外的大世家了。
乃為清河的郡望,清河第一世家是西峽實至名歸了。
所以崔家把控了清河郡不少的產業,在清河郡有著足夠大的權威。
袁紹入主冀州以來,曾多次寫信邀請過崔家,希望得到崔家的支援。
不過都沒有得到崔家的積極響應。
後來許定幫著公孫瓚痞掉了清河郡,袁紹也就沒有在拉攏過崔家。
現在途經此地,袁紹又動起了這份念想。
於是大軍在東武城停了下來。
崔家領著全城的鄉紳還有縣令、都尉迎接了袁紹。
袁紹到是很受用,一直愛答不理的崔家這一次到是很識相。
不過他明白,這是因為自己手裡有七八萬的大軍,強龍不僅能壓地頭蛇,還能打七寸,殺你好幾回。
“使君辛勞返回冀州,有幸能一睹冀州精銳的雄風,實是在讓老朽三生有幸。”崔家家主望了一眼士氣低落,兵不是兵,將不是將,從青州敗退回來的冀州大軍,睜著眼睛瞎扯了一通,然後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城中以備好了酒水,設下席宴,恭請使君與諸位將軍入城!”
“好!崔家家主請!”基本的禮節還是要守的,袁紹也拿出了袁氏與冀州之主的氣度同樣做了一個手勢,然後與崔家家主一起入城。
夜宴設在崔家,而不是府衙。
算是私宴,免得公孫瓚的人多想。
袁紹與崔家家主有談有笑,一邊走一邊說,很快就來到大廳。
主為東道主崔家家主本應該在首位的,不過卻坐在了右邊的上位,與左邊上位的袁紹對座。
充分彰顯了世家的禮儀風範還有對袁紹的尊重,省得他尷尬。
很快好酒好肉上來,還有歌女助興。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享受了崔家的款待,袁紹問道:“不瞞崔氏家主,如今我軍攻青州不利,不得不撤回冀州,下一步許定兵馬必然向北向西擴張,你您老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