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這個我擅長,搞禮制,定禮法於紙本,你算是找對人了。”孔家是幹什麼,就是搞復古禮法的。
這是從孔子開始就遺傳的基因,孔家津津樂道,樂此不疲的事,屬於家傳絕活。
這是孔融的專業,他是沒有拒絕的道理,自然一口應下,生怕別人搶這一塊。
因為接下了北海國,所以許定也不能急著返回東萊,剛剛接手的十萬黃巾也沒有必要往東萊跟半島遷移了。
這些年的戰亂,對北海的影響也極大。
北海國是地廣人稀的大郡。
土地面積是青州最大的,然而人口卻是最少的。
黃巾亂起之前不足二十萬。
接著管亥等人起兵的時候,又被許定收走了數萬。
雖然許褚當太守,北海託管在東萊治下的時候因為穩定人口又恢復了過來。
但是接著東萊軍撤走,許褚下崗,北海就受到了重大的波及。
等孔融上任的時候,整個郡只有十萬左右的人了。
在加上這些年又連番戰亂,人口又下降了。
這也是為什麼孔融擁有青州最大的郡,但是實力卻是最弱的一個。
隨便一支兵馬打過來,他都要向外求援。
實在是人口少,兵力自然就弱,維持著城池不破,以經是盡了全力了。
這也是孔融為什麼要把這個包袱甩給許定的一個原因之一。
實在是北海沒得救呀,根本就振興不起來,留著也是雞肋,到不如痛快的甩掉包袱。
這就是一個學者跟政治家的區別了。
許定讓徐晃等軍進城接管防務,一面派人開倉放糧,安撫城外的十萬新降黃巾。
一面又對親衛道:“傳我的命令,調第五校尉軍進駐北海,接管昌安、高密等城跟濰水、膠水等通向徐州的關咔路哨。
調第六校尉軍進駐北海,接管劇縣、朱虛、營陵、平壽四城防務。
在令沮授等人來過,從即日起沮授為北海郡太守、國淵為郡丞。”
很快第六校尉軍先至,同來的還有沮授。
對於接任北海太守之職,沮授是欣然接收,這個工作太有挑戰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