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兄長!您瞧敵軍後方。”大刀之將見敵軍後方發生動亂,即對蛇矛之將言道。
見敵軍陣腳混亂,蛇矛之將喜出望外,大聲道:“實乃上蒼有靈!賢弟速去!這兒交予為兄了。”語罷,取下虎頭月弓,搭上箭,瞄準百步之內的敵軍主將(此主將位置置於敵軍前隊後面),喃喃自語,道:“百步之內,汝命吾定!”
語罷,箭發而去……
利箭如山洪猛獸,去勢迅猛,銳不可當;又如電光火石,疾馳而飛!
千鈞之際,突聽得敵軍主將發出一聲“啊!”頃刻便摔下馬背,面目猙獰、身子顫抖七八下,轉眼便不省人事。
見敵軍主將被射於馬下,秦軍士氣大增,舉著自個兒手中兵器,齊聲大呼:“必勝、必勝、必勝…”
恰此時,約有十一二騎從敵軍身後突殺而出,殺得敵軍潰不成軍,活生生地殺出了一條血路!
“賢弟!此時不走更待何時!”蛇矛之將大聲言道。
“兄長箭無虛發,真乃吾大秦之神人,小弟服了兄長了,即如此,小弟便去尋陛下,這兒便交予兄長了。”
大刀之將準備動身,不曾想傳來了南宮白之令。二將接了命令,得知南宮白已出峽谷,且在峽谷外等待,軍令喚二將速撤。至此,二將那一顆忐忑的心終究放了下來。
“兄長,陛下無恙,那……”大刀之將言語之間眼神移向敵軍。
聞大刀之將言語及其神態,蛇矛之將一本正經道:“為兄知曉賢弟之意,可為了陛下,吾兄弟倆便不能殺他個痛快,為今之策乃儘快同陛下會合,聽陛下旨令。”
而另一方面,從敵軍身後衝殺而出的十數騎,以雷電之勢,很快便來到二將面前。
十數騎分作兩排,每排六騎,頓時為秦軍築起了兩道天然屏障;二將見狀,面面相視,大作驚愕,不知怎地,竟發出了相同的言語,“是、是…來了!!!全來了!”
(因敵軍主將陣亡,此刻敵軍已是亂作一團,兼之四國本就心口不一,今主將被殺,便各自為戰了。)
見敵軍陣腳大亂,蛇矛之將便將蛇矛指向敵軍,厲聲呵斥道:“住手!爾等主將以為誅殺,乃敗軍矣!速速乞降,可免一死!如若不然,頃刻便叫爾等灰飛煙滅。”
此言一出,敵軍陣型更加混亂,有言投降的,有言繼續廝殺的…一時主意不定。
恰在敵軍為此事眾說紛紜,一將其中而出,大聲道:“四國將士莫慌,吾軍數倍於叛軍,怕其作甚,況今叛軍已是強弩之末,吾等當一鼓作氣消滅叛軍,活捉南宮白,那時定可封侯拜將,前程似錦!”
此將言語一出,即刻譁然一片,(敵)士兵皆議論紛紛,“對,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這不正是吾等所盼乎!正所謂富貴險中求;也罷,既然將軍已亡,吾等何不擁其為將,帶領吾等殺敵建功;嗯,即如此,便擁立為將。”
語罷,便異口同聲對其道:“吾等願擁將軍為主將,率領吾等建功立業!”
見四國兵士這般,此將神色和悅,似乎一切如其料想一般,遂舉起左手示意兵士肅靜,而後大聲言道:“承蒙眾將抬愛,然在下不敢越位,四國主將關係重大,在下認為當由四國而出。”
聞聽言語,四國兵將方才知曉眼前這位將軍不為四國中人,即作一番商議。片刻後,四國兵士終究還是選擇擁其為將,畢竟此番態勢別無他法。
商議一番後,一副將上前拱手行禮,大聲道:“末將叩見將軍!末將乃已去主將張楚將軍之副將,願擁將軍為將,望將軍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