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石磚是怎麼回事了,餘超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沒錯,拒絕!
這是禮節問題,別人送東西的時候,可不能就這麼順手收下,必須得要有個程式,先拒絕再說嘛。
這就跟小時候去親戚家拜年,長輩給抓了一把糖,要塞給你,一般正常的反應是不好意思,然後在長輩的勸說,和父母的同意下,這才能害羞的接過來。
臨走或者這個期間,長輩要給發壓歲錢,哪怕心裡再想要,也得裝作不收的樣子,起碼嘴裡要說不要。
這時候就算是父母,嘴上也是說小孩子家家的,給什麼錢啊之類的“假話”。
雖然相同的場景每年都要來上這麼幾回,重複又重複的,大家心裡都明白。
可這規矩就是不能壞,最後要在長輩的堅持下,“迫不得已”地收下。
面對方大爺拿出來的石磚,餘超雖然心中有些好奇,但內心深處一直以來受到的教育,使他婉言拒絕。
“餘小哥,老漢家裡就是這麼個情況,你也是看到了。等哪天我這眼睛一閉,再也醒不過來,你說這祖傳的寶貝,該給誰呢?
總不能就這麼埋在地下,陪我一起走吧?老漢今年都八十有五了,從不願意欠別人的情。
今天你就當是可憐我這個老人家,將它收下吧,以後有機會的話,找個傳人傳下去,也免得這份祖傳的手藝給丟失了。”
得,方大爺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不收豈不是對不起別人的一番苦心。
於是餘超厚顏接了過來,再三感謝之後,心裡總覺得過意不去。
做好事需要回報麼?
可能有的人會說需要,有的人覺得做了好事能讓自己心情愉悅,這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
餘超幫了點小忙,即便等會還要花“大價錢”買下老人的石雕,可結果會讓他心情舒暢,這本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如今居然有意外之喜,只說這石磚,上面居然還雕刻著一些個花紋,雖然有些上潮,還透著股泥土的氣味,但總是個新奇玩意嘛。
而且餘超拿在手裡後,明顯感覺有點過輕,或許不是他認為的那樣,可能是個盒子,就是不知道里面裝著什麼東西。
不管咋說,這樣的玩意,平時想買都找不到地買去,指不定這也算是個古董呢!
就這麼厚著臉皮收下來,餘超心裡很不是滋味,感覺有種施恩圖報,貪圖別人的寶貝似得,這種感覺讓他渾身不自在。
方大爺的話是沒錯,他收下也沒錯,但如果不報答老人什麼的話,餘超心有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