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高覽表示贊同,但是卻沒有給出意見。實際上,他只是希望能借此牽制顏良的注意力,因為就他所感,認為吳軍是沒那個膽子出手的。
殊不知,此時明軍意欲渡江南下的訊息飛入鄱陽。為此,送信計程車兵一路上跑廢了兩匹馬,而他自己也因為日夜不停的趕路昏了過去。
孫策聞訊,心頭滿是不妙之感。思索半晌,招來二人。
“臣等拜見陛下。”
“不用多禮。”
孫策沒心思多說,徑直道:“明軍準備渡江了,二弟、伯言,你們可有良策?”
這兩年,孫權開始嶄露頭角,這讓本就覺得江東世家不可靠的孫策更是對其頗為倚仗。而陸遜,則是在魯肅前往濡須口之時向孫策舉薦的人物,這兩年也是深得其信任。至於張昭……
“這廝對內倒是厲害,對外……挺不起腰來。”
這是孫策對他的評價,大抵這也是原本的歷史中,為何會向孫權警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緣故了。
孫權聞聲面色一肅,若有所思道:“劉備當是出問題了,不然明帝絕對不會兩線動手。”
孫策沉默了一會兒,道:“這麼說來,我們就獨力面對明軍了嗎?”
孫權心中雖然難過,但是也仍是鄭重的點了點頭。
孫策亦微微頷首,然後望向了陸遜。
陸遜對之前的話似乎並未聽到耳中,將其目光轉來,說道:“明軍之中,步戰騎戰俱是一等一的厲害,但是陛下不要忘了,明軍的水軍雖然動手的次數不多,但是臣相信,他們絕對不是泛泛。”
“伯言這是什麼意思?”孫策聞言皺起了眉頭。
孫權也是眉頭微蹙。
陸遜道:“若臣是明帝,有這樣一股強大的力量,必然會在敵人被其他力量所吸引的時候,從背後發起攻擊。”
“嗯?”
孫策、孫權兄弟俱是大驚。
“伯言覺得明軍水軍會從什麼地方從後上岸?”孫策寒聲問道。
“臨海、會稽郡俱是上佳之選,吳郡也是不差。”
陸遜遲疑了一下,又道:“只是臣擔心現在已經來不及,或許明軍在北面動手的時候,水軍也已經在南面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