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使者來得很快,孫策派出去的人不過幾天時間,就將其帶到了秣陵。
出奇的,這次孫策是單獨會見了來使。
“不知天使如何稱呼?”
孫策揮退周遭眾人,對來人並無半點敬意,隨口問道。
來人涵養倒是不差,只是微微皺了皺眉,並未就此說些什麼,只是應道:“回吳侯,末將建威將軍賈逵!”
賈逵?沒聽過!估計是個無名之輩!
孫策想罷,並不在意,道:“將軍遠來,一路舟車勞頓,本該休息一二,緣何急於見本侯?”
賈逵聞言心底一沉,知道此行首要的困難來了,面上卻展露笑意,起身道:“末將此來卻是為侯爺道喜來了,哦,不,今日過後,卻是要稱王爺了!”
“嗯?”
孫策怔了怔,旋即就見賈逵取出一物,視之,竟乃是聖旨,頓時明白了過來,面上跟著多了幾絲笑意。
早先之前,稱侯之時,孫策便有意稱王,他覺得擁有交州、揚州南部的他已經不比楚漢爭雄之時的項羽差了,是時候摘掉“小霸王”之中的小字,成為名副其實的霸王了。然而,張昭等一批有識之士紛紛出言勸阻,並以公孫度割據四州尚且未稱王為由進行了“恫嚇”。因此,最後孫策只是稱侯,成了吳侯。
大抵這是孫策經歷的唯三不順心之事之一!
要說是哪三件事——
其一,孫堅被殺,至今仍未報得大仇!
其二,看上的妾室被人劫走,丟人丟到家了!
其三,便是稱侯,而不是稱王。
當年剛在江東站穩腳跟,被稱為“小霸王”之時,孫策可是高興得很。現在卻……所以說,這人吶……哎!
賈逵反應極快,對這一絲變化有了些許判斷,想了想,也不故作姿態了,乾脆的將聖旨雙手奉旨孫策身前的桌案。然後在孫策撫劍虎視下,坦然退至一旁,道:“侯爺可自觀之,逵便不喧賓奪主的多言了。”
“噌”的一下,孫策拔劍出鞘,挑開了聖旨。
賈逵順勢再退幾步,回到位置上坐下。倒不是對孫策不滿,而是為了釋放善意,免得被“誤傷”。
半晌,孫策看往,果如他所想,聖旨那是敕封他為吳王。當今天下,群雄並起,各個實力非凡,聲名卓著,但稱王者無一是也。稱帝的倒是有一個,不過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臨到頭了,孫策心中的喜意漸漸退去,抬頭望向賈逵,道:“將軍此來應當另有他意吧?”
賈逵絲毫不覺得尷尬,言道:“王爺料事如神,末將此來另有丞相指示。”
表示了聖旨與他接下來想說的話無關之後,才又說道:“當今天下,明公勢大,河北之地盡數入甕,又跨河奪取了徐州,為南下做準備。已然又橫掃宇內之勢,丞相憂心大漢為此賊所竊,時常扼腕天下有識之士不能相助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