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鐘樓不是文森心血來潮炫技,也不是單純為了取悅神明,而是考慮綜合因素,對領地重要城市發展做出的重要規劃。
如果說領地裡的領民沒有時間觀念,那肯定是言過其實,不過說到精準的時間管理那就是少之又少了。
日出日落、月圓月缺、寒暑更替、物候變遷,能夠發現時間流逝的現象就在人們面前,只是以這些想象當做精準計時的標誌,對於一般生活還可以湊合,靠這些想要精確進行生產活動就會受到很大限制。
人族是一種對自然環境變化反應比較遲鈍的種族,又有規律生產的習慣,對於計時需求十分迫切,但是其他種族有些就具有敏銳的感觀或者特殊計時方式,不需要想人族在這方面那麼苦惱。
比如精靈就一直在用密林植物的花開花謝來計算時間,他們甚至可以用伴生在身體上的植物來隨時瞭解時間,比戴手錶都方便,所以當加加林看到文森的懷錶時,除了驚奇並未感到多少震撼。
魔族也是如此,對混沌能量在一日中的變化非常敏感,自然能體察到時間的不同。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人族也會想辦法去計算時間。
除了文森以前就知道的時漏、日晷或者水鍾等方法被人們用來計時,這個世界還在使用一種相對精準,但仍然有很大缺陷的方式,既魔石計時的方法來表示時間。
魔石計時的原理來自於魔石魔力的自然衰減,將一些具有穩定衰減週期的魔石當做計時道具,就可以做到相對於其他計時方法更穩定的計時效果。
經常前往光明與秩序教會的領主大人,就親眼見過一種有趣的魔石計時方法。
在教會里常見的一種計時方式就是用魔力稀少的小塊發光魔石當做計時單位,一天分為十塊固定在書本大小的木板上,每熄滅一塊就代表一個時間單位過去,教會以此作為標準,進行定時的禱告、用餐、敲鐘、儀式、勞作和休息,用起來還算方便。
對於這種方式,文森本認為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法,雖然使用魔石的成本是貴了一點,但是效果還是十分顯著。
平常民眾家裡用不起,但是可以在由領地政府出錢在公共場合使用,本來應該是一項利民的善舉。
如果有可能,還可以給軍隊使用,在作戰時提高指揮與執行的準確性。
不過,當文森瞭解到魔石計時的重大缺陷時,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首先是魔石的屬性不同,導致每塊魔石或者每批魔石的計時效果都有差異,可能用不了幾天時間就會出現很大誤差,時間長了計時效果就弄得一團糟,畢竟魔力衰減的差異根本不是能人為控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文森請教了法師公會的會長薩芬,大魔法師為他推薦了可以給魔石補充魔力的充能魔法師,能夠讓已經使用過的魔石恢復魔力重複使用,不過魔石魔力容量和衰減速度的差異依然存在。
從這點上看,魔石計時長期使用的效果可能還不如沙漏或者水鍾。
更麻煩的一點還不是誤差累積,而是魔石可以被人為控制或破壞,如果讓某位擅長控制魔石的魔法師想要搗亂,就完全可以從遠處施法影響魔石,讓魔石魔力加速消耗甚至爆炸,計時效果也就不存在了,到時候可能會耽誤大事。
作為一名仇家遍地的惡魔領主,文森就算在銀龍堡放了不少亡靈與影魔到處監視,也沒法阻止魔法師在這種小事上給自己找麻煩。
說到底,作為民間生活中重要的設施,計時工具既要精準,又不能被隨意干擾破壞,既然魔法靠不住,文森不得已才走了老路,繼續搞手搓鐘錶,在機械裝置上下功夫。
靠著匠神的加護,還有不斷兌換出來的新技能,時鐘的關鍵部件——重
力驅動的擒縱裝置被領主搓了出來,文森在小型鐘錶方面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自然就將目光落在了建設大型鐘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