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實驗,已經證明了矮人有製造磚窯和燒磚的本領,不過現有的生產方式,對於生產抗高溫耐火材料還是不足的,所以小鎮的磚窯也要相應進行改造。
首先,材料先要改進。
尤其是耐高溫的粘土磚和高鋁磚,耐高溫到達了2000度,不僅抗壓、抗折、抗侵蝕、抗沖刷能力強,還有很好的導熱性,而且容易掛渣,是製造高爐主體不可或缺的部
分,無論是建造高爐還是翻新維護,都少不了這些材料。
生產粘土磚的部分材料是從山外運來的,那是一種富含鋁製的良好材料,比山裡的土質更適合生產耐火粘土磚。
因為這些材料,那個本來貧瘠的小村子現在完全變了樣,村民只靠採集黏土、煅燒、粉碎、篩選和配料就過上了好日子,家家戶戶每天都笑逐顏開。
從此,他們可以不用納糧,只需要繳納產品,稅額之外的貨物領主還會收購。
當然,領主文森也沒有利用這個時代低人權和低認知的特點,來把無知領民當耗材,他在村子裡煅燒、粉碎、破碎等環節讓骷髏代勞,還給工人分發史萊姆吸附口罩,避免了民眾因為大量灰塵換上塵肺病。
經過煅燒的熟料混合黏土,在加入領主保密的化學溶劑,就可以混合成泥料,混合時採取了人工和機械結合的方法,還專門在河邊建立了水裡驅動的碾碎機,在村民休息時,就讓骷髏士兵代替他們連夜攪拌。
接下來就是泥磚成型,泥磚按照熟料八成、黏土一成和水分一成的比例,按照可能的縮水尺寸放入放大的木頭模具,以保證乾燥後尺寸仍能達到標準.
雖然人工制磚的效率和質量都不能讓人滿意,但是文森目前只來得及搞定了水力擠壓機,剩下的工序還是人力和畜力用槓桿原理在加工。
泥磚脫模之後,就是乾燥環節,正常要在陽光下將泥磚烤乾,但是這樣時間長,乾透效果也不穩定。
領主大人透過魔法走了捷徑,不僅搭建了乾燥床,還讓法師公會派出幾名魔法學徒在搭建好的乾燥隧道里用火魔法和風魔法來進行快速乾燥,目前乾燥效果已經非常理想了。.
一切都是有章可循,在領主的加護支援和親自指導下,山下前來的工匠和技工們很快適應了環境,並教會了當地人如何完成各項工序。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裝窯和燒磚環節,由於有了多處燒製的成功經驗,燒窯是關鍵的擺放和控溫都有了現成的熟練工匠與技術支援,所以這次文森早就找來了幾名領地的燒窯師傅,讓他們在小鎮裡繼續指導燒製工作。
比起鍊鐵時需要的高溫,耐火磚倒沒有那麼誇張。在溫度達到900度左右時,磚就進入了燒結階段,這個階段的升溫非常關鍵,在溫度達到1300度左右止火,保持一定時間後準備開窯,然後進入保溫階段。
溫度降至700度,吹風魔法登場,讓窯內溫度降低,加速冷卻效果,最後到磚還比較燙手的時候,穿著手套和鞋子的骷髏們就開始入場搬磚了。
整個過程中,文森使用了科技與魔法相結合的特殊模式,不但發揮了工匠的作用,又讓平時高高在上的魔法師參與了勞動,達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工藝流程裡使用了大量文森手搓的裝置零件,這些器械有些超越了本時代的加工能力,又完美地嵌入了工藝流程,既不能替代,又難以仿造,這就是文森控制技術和獲取匠神信仰的手段。
尤其是每次燒窯前匠人們齊聲唸誦的一段「匠神頌歌」,更是充滿了儀式感,時間長了人們潛移默化都將其當成了自然而然的習慣。
現在,這套流程又來到了風嘯山脈,很快就被自詡為匠神信徒的矮人們照單全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