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了一張結了房費,旅館老闆板著的臉終於放鬆下來。
……
“這年頭生意不好做啊,開旅館都怕遇到霸王睡……”
李源心不在焉的開著車,有種生不逢時的感慨。
若能早生十年,他絕對有信心在未來的財富榜單上搶佔一席之地,現在卻沒有多少底氣。
整個九十年代,是機遇遍地的年代,也是眼界和膽魄決定命運的時代。移動通訊產業的騰飛,網際網路產業的興起,高新制造業、房地產業、證券金融業等等黃金產業初顯崢嶸……
然而這些暫時和李源關係並不大。
這些產業,大多需要雄厚的資本基礎,很多人在九十年代初就完成了原始積累,現在從零起步,能做的著實有限。
有人或許會說,搞網際網路啊。
的確,網際網路是最適合以小博大的行業,但是產業發展是需要依附於大環境的。
冀州以石油產業為依託,工業底子尚可,商業氛圍較差,高新技術更是遠遠落後於南方省份,再加上京津地區的吸血效應以及日趨尖銳的環境問題,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放眼望去皆是金山,走在路上舉步維艱。
這一情況直到二十年後,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推動,才逐漸得以改善。
經濟發展是需要政策支援的,逆勢而行只能撞得頭破血流,李源有些悲觀的想,除非換地圖,否則他能做的十分有限。
……
換地圖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轉變思路。
把“做什麼最賺錢”的“做”字換成“有”字,“最”字換成“能”字,思路就清晰起來。
有什麼能賺錢?
冀省有什麼,或者再縮小些範圍,瀛洲有什麼?
答曰:油田,農田。
油氣資源握在國企手裡,想借東風只能做傍家,註定不會太乾淨,這個不用考慮,李源不想偷雞不成蝕把米。
那就只剩農業一塊。
冀省是傳統農業大省,糧食及經濟作物產量一直居於國內前列,尤以小麥和棉花種植面積最大。
說起來,冬小麥快播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