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幹。
生死關頭,混太乙也的確是沒有任何藏私,但奈何一套高明的劍訣,那也不是空中樓閣。
裡面任何一個細小的關竅,或許都是無數劍道知識的累積,蘊含不知道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
更何況,裡面還缺失了非常關鍵的一環.萬劍法身。
沒有這個關鍵的核心,就算是薛靖良香雪兒都聽的非常認真,但奈何有些東西還真是無法登堂入室。
甚至就是鍾立霄,很多東西也就只能粗略聽個大概,不可能完全理解。
畢竟他專攻的也不是劍仙的路子!
但是。
一法通,萬法通。
當有些路子走通之後,站在更高的維度去理解,情況也會變得截然不同。
於是,聆聽混太乙傳道的過程,對於鍾立霄而言,就是觸類旁通和相互印證的過程。
鍾立霄時而將之和神識秘法心海劫波放在一起比較,旁徵博引,領略其中斬心斬神的部分精華。
對於這一點,鍾立霄倒是印象極為深刻。
在肝木界,混太乙就多次以類似的手法斬滅各種精神攻擊。
現在聆聽混太乙揉碎了講解其中的原理,鍾立霄更是如聽仙音,只感覺眉心劍光氤氳,似有元神道劍在孕育。
當聞聽到混太乙講述劍影分光、劍化無形的部分,鍾立霄首先窺見的反而是神識化劍。
看似施展的乃是劍化萬千之法,但實際上更本質的卻有點像是每部分神念都各自在同時施展不同的,甚至是相互配合的劍招。
此法對神識要求高到驚人,但對鍾立霄而言,卻只是基本功之一。
不僅如此,他還聯想到部分將神通「武成王」和這一套相糅合的一些想法。
至於劍之域界法景,鍾立霄最感興趣的,反而是其精妙的構造。
混太乙乃最純正的劍仙,他之所學自然沒有鍾立霄學的這麼雜,相反還非常純粹。
混太乙空間方面或許沒有入門,但他的劍意的確是太純粹了。
純粹到可以一劍破萬法!
其中甚至還包括部分斬滅空間,然後以劍意湮滅萬物,以點帶面,徹底將對手淹沒的手段。
聽到後來,就是鍾立霄也無法完全領略混太乙所傳授的劍意。
這倒不是鍾立霄不如混太乙,而是劍法劍道越是走到後面,就越是講究“劍心”。
那一瞬間的頓悟,又豈是蒼白的語言能完全闡述的?
鍾立霄也算是徹底明白,為何到這最後時刻,混太乙依舊在遺憾他的劍法未能完整傳承下去。
不過,鍾立霄終究還是有所領悟。
混太乙的劍之域界法景,說穿了本質上依舊是靠手中三尺劍,然後以之丈量天地,將域界之內徹底變成自己所司掌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