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
和先前懷揣沉重心情來阻擋蟹螯島六友時相比,現在的鐘立霄身心卻是截然不同。
這不是唯心誇張的形容詞,而是他現在最真實狀態的寫實性表達。
隨著代表他神性的大梁山虛影在他腹輪凝聚,現如今的大梁山也能算得上他的一畝三分地了。
若是有人看到鍾立霄的狀態,一定會非常驚訝。
他步履輕盈,看上去就像是一陣山風,速度極快,留下道道殘影,朦朧迷離,雲遮霧繞,讓人捉摸不透。
但偏偏背影又有種厚實之感,就好似一座高聳入雲巋然不動的大山。
很矛盾,但又詭異的在鍾立霄身上形成某種和諧統一。
輕輕邁出一步,身軀就自然出現在數丈開外,說不出的玄妙瀟灑。
就連戰損嚴重,已經有些破破爛爛的法袍,都沒有絲毫影響到鍾立霄的風流韻度。
魚梁莊。
自大梁山上傳出的戰鬥聲響停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不知戰鬥結果的眾人反而更加緊張了。
這就像是到了最後宣判的前夕,不知死也不知生,煎熬到了極致。
每個人都下意識抬頭望向了大梁山所在的方向,視線好似變成了實質,被看不見的大手一把抓住。
隨後,眾人就忽然看到,一道身影悠忽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內,眨眼身影又消失,讓眾人下意識以為出現了錯覺。
只須臾這種“錯覺”又再次出現,但那道身影距離他們可就近多了。
接連數次閃爍之後,那道身影不僅距離他們越來越近,而且身影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前前後後時間也不過數個呼吸。
他們近乎從無到有,從遠到近,全程目睹了鍾立霄從大梁山抵達魚梁莊。
好似就是一點點從山水畫中走出,神乎其技,只看的眾人目眩神迷,大腦都好似一片空白。
似乎每個人都忘記了,他們目光悉數匯聚向大梁山方向的緣由。
他們的眼裡只有快速接近的鐘立霄,他那飄逸如風好似從畫中走出的身影,更是徹底烙印進了眾人的心頭。
眼看這麼多民眾都在等他,鍾立霄臉上也不由浮現出一個笑容,感覺異常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