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鍾立霄和破戒僧戰至正酣生死一線的時候,那些被他所庇護的鄉民也紛紛聽從號召匯聚到了一起。
他們摩肩接踵,排成一條長長的龍,目的地赫然正是魚梁莊口的山神娘娘廟。
山神廟外。
以鍾氏諸多管事、老周頭、新任都頭等鄉賢為代表,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村民在前,數以百計的魚梁莊百姓悉數聞訊聚集到了一起。
而更多百姓則是接到通知,但尚且還未來得及趕過來。
鍾立霄頒佈“人級”災害預警,他們固然也非常害怕,但有一點那卻是毋庸置疑的——他們有著和鍾立霄一樣的立場,守衛家園的願望也同樣絲毫不輸鍾立霄!
他們所欠缺的只是守衛家園的手段和力量。
現在從山神娘娘口中得知,他們的進香和祭祀能夠幫助小仙師退敵,自然是爭先恐後。
眼看大祭準備的差不多了,韓丹娘當即以法力告知諸多魚梁莊百姓道,“祭山神。”
這道聲音似遠還近,好似直接在眾人靈魂深處響起。
眾人心頭齊齊一凜,頓時意識到山神娘娘顯靈,內心愈發的虔誠。
而身上穿著廟祝服飾,整個人看上去都有些稚嫩的王長壽,卻是拖著幼小的身軀,恐懼但又堅定的走上臺前。
身為一個小輩,王長壽本來是沒有資格主持這次大祭的!
真論資排輩比他有資格的簡直不要太多,呼聲最高的也莫過於薛靖良。
若要問原因,自然是因為他乃是鎮守仙師的徒弟。
但因為王長壽乃是山神娘娘透過託夢指定的小廟祝,本身就代表著山神娘娘的意志,主持大祭的任務自然而然也落到了他的頭上。
當然。
這也是鍾立霄和韓丹娘有意為之!
一則是給予王張氏這個神通主以照顧;二則是讓他們在明面上做出某種切割。
萬一日後鍾立霄崛起,有人打算透過拉攏韓丹娘來算計他呢?
身為一個喜歡走一步看三步的人,鍾立霄早早就想到了這種可能,並做出了針對性安排。
王長壽年紀不大,也就堪堪只有十二歲,大病初癒之前還渾渾噩噩,也就是山神娘娘經常託夢教導,要不然他還真就只是個痴愚的稚子。
更甚者,若是沒有廟祝這個職位所獲得的奉養,他和母親家徒四壁的家,甚至都難以為繼。
也因此王長壽異常感激山神娘娘,對她信仰之虔誠超乎很多人想象。
看了看母親鼓勵、欣慰的眼神,王長壽步伐愈發堅定,扯著稚嫩的嗓音高聲道,“擺案,敬香,鳴炮,擂鼓祭我大梁山神!”
隨著稚嫩的嗓音,有人很快將準備好的香案抬了上來。
三牲六畜被當做祭品擺上,古樸厚重香鼎也被兩個力士抬出,莊重放置於香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