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一抵達王張氏的家,鍾立霄就多少有些明白,為何她明明非常想向他求助,但卻始終有顧慮。
一切只因為王張氏的家,現在基本上已經家徒四壁。
更關鍵的是,家徒四壁的家裡,一間供奉山神娘娘的庵堂被打理的最好。
明明家裡已經沒有多少餘財,但山神娘娘的神像依舊光彩照人。
神像前的小香爐裡,也時常燃著三炷香。
以至於整個家裡,都時常繚繞著嫋嫋香火的味道。
鍾立霄頓時明白了王張氏的深層顧慮,她或許是擔憂,她這般虔誠供奉一位女神,或許可能會觸怒他吧。
儘管鍾立霄剛剛來魚梁莊,就曾經去山神娘娘廟進過香,但她依舊還是心有顧慮。
而這也讓鍾立霄意識到,就算尚且還是練氣小修的他,在普通的凡人眼裡,已經不是可以輕易接近的存在了。
伴君如伴虎,他可以平易近人,可以作威作福,但普通百姓心中卻也自有一杆秤。
而這就是小民的生存智慧!
洞悉到這些真相,鍾立霄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感觸。
談不上傷感,只是感覺對自己有了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對前世經常在網路上看到的“錨”之一字,有了些更深的理解。
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不僅要看自己怎麼看,而且還要看他人怎麼看!
此外就是,這王張氏從小家境不錯,還讀過幾年書,應該是聽說過一些關於仙神的逸聞。
譬如。
對於修仙者而言,有個潛規則那就是,仙非請不入神廟,神非請不入道場。
一則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二則就是在這個世界,神祗是真實存在的,在很多大城是真的有朝廷冊封的城隍顯化。
非請入神廟,就相當於擅闖他人洞府,非常失禮、魯莽,極有可能因此結仇。
三則是在神廟中,就相當於在神靈的“神域”裡,壓制力非常大,一旦起衝突,極有可能吃大虧。
對於這些潛規則,鍾立霄多少也是有些耳聞的。
他之所以打破這個潛規則,核心還是源自神通「天公疼憨人」的命運指引。
此外就是,鍾立霄對他人敬神拜神,完全沒有不滿的意思。
兩世為人的他可不是生來就在修仙家族,他當凡人的經驗那可太豐富了。
尤其是還體會過年邁的父母生病,連最好的醫院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他更是明白人類在生老病死麵前顯得有多麼無能為力。
世間良藥千百味,卻無一味治老疾。
來魚梁莊這麼久,其實鍾立霄一直不曾感應到這位山神娘娘的存在,就算是在神通「一畝三分地」的加持下,依舊沒有感應到。
應該是信仰供奉的人還太少,也或者是尚且還未得到朝廷敕封,現在依舊還只是泥胎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