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權臣> 第一零八零章 一朝權在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零八零章 一朝權在手 (1 / 2)

魏都京都城。 .t.

自從魏軍繳械投降,燕軍進入魏都城之後,韓玄齡以懷柔手段,很快就穩定了京都城的局勢。其後更是向魏國南部地區的各郡縣發現了公告,各地方官員各安其職,穩定當地局勢,有功者論功行賞,這讓本來惴惴不安的地方官吏們頓時鬆了口氣。

本來聯軍進入亭水關後,兵分兩路,幾乎稱得上是勢如破竹,其中雖然不乏一些意志堅定的魏國地方官員率領弱小的地方武裝據城阻擋聯軍前進的速度,但是面對強大的聯軍攻勢,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大部分的魏國官員在聯軍的軍隊還沒有抵達之時,早就收拾好金銀細軟拖家帶口逃離,流民如水,再加上南風攻入山南郡,對世仇西魏國的百姓舉起屠刀,更是導致大量的山南郡百姓向北逃離,實際上魏國的整個南部地區已經是混亂不堪,難民如潮,更有強悍刁民劫掠搶奪,各地幾乎每日裡都是哭聲震天。

而且魏帝為了準備圍堵保衛戰,早就開始將地方上的糧草大肆徵入京都城中,讓本就貧瘠的魏國地方上缺乏糧食,難民無糧,不少人以樹葉草莖充飢,境遇極其悲慘。

韓玄齡拿下魏都之後,第一時間自然是穩住京都城,隨後瞭解到魏國南部地區的狀況,於公來說,魏國陷入混亂對燕軍並無益處,流民成災,匪患叢生,雖然強大的燕軍並不畏懼,但是既然是攻取了這些地方,自然是要一個穩定的社會,否則總會給燕軍帶來麻煩,而且這些土地實際上也將變成大燕國的土地,土地上的黎民也將是大燕的子民,安撫百姓收服人心自然也是緊急要務。就是於si來說,韓玄齡也不忍看到魏國的百姓因為這場戰爭陷入悲慘境地,他聽得稟報,心中甚是難過。

他召集了一批以汪敬衛為首的魏國降臣,商議起了如何穩定魏國南部局勢,好在這群降臣之中,倒也不乏才幹之士,獻計獻策,韓玄齡集思廣益,又思慮兩日,終是頒下了軍令,公告魏國原有的地方官吏各歸其位,依然擔任原來的官職,其責便是平定當地的匪患,安撫難民。

魏國官員幾乎人人都覺得魏國被滅後,自己也必將遭受滅頂之災,京中的官員跑不了,每日裡膽戰心驚惶恐不安,但是地方的官員們早就隱匿起來,希望躲過一劫。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燕軍竟然會有這樣一道命令傳下來。

能夠報名,而且還能夠官復原職,如此美事,誰不希望,如果燕人這道命令是真的,自然是官員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做燕國的官和做魏國的官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要有權勢在手,能夠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才是真正的東西。

但是命令雖然頒下來了,魏國的官員卻並不相信,不少人心中只覺得這是燕人的計謀,是想要用這一招引蛇出洞,將隱匿的官員俱都引出來,然後再一打盡永絕後患。

十人之中,倒有九人存了這樣的想法,所以命令頒下後,一開始倒並無起作用。

好在地方官員眾多,雖然有不少官員隱匿的很是安穩,但還是有一小撮官員在逃命之中,被民匪搶劫,有些連同家小一起丟了xing命,亦有丟了所有錢財只剩下xing命的,聽到這道命令,雖然猶疑,但是已經是錢財官位盡失,還不如就此賭一下,若是真的,就能官復原職東山再起,若是假的,大不了送上一條xing命而已。

於是,便有一部分官員趕往京都城,而韓玄齡早就設立了專門的衙司處理此事,官員到達後,便有專人接待,登記在冊,隨即便發放令符配上隨從,趕去原職赴任。

如此一來,用不了幾日,這衙司便成了最為繁忙的處所,每日裡都有趕過來的魏國地方官員,韓玄齡令人從魏國的吏部衙門取出官員名冊,一一核對,若是一切真實,便即發赴地方任職。

韓玄齡這般做,不論官員xing讓他們官復原職,也是迫於無奈之策,當前戰事遠沒有結束,燕軍雖然掌控了魏國的京都城以及京都城南部地區,吞下了大半個魏國,但是慶人的主力卻已經集結在山北郡,雖然慶軍在攻魏之戰中損失慘重,如今還出現後勤補給嚴重不足逇狀況,但是他們終究擁有龐大的軍團,而且身後還有一個完整的慶國,燕軍始終要面臨這北方的壓力,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對魏國進行戰後重建的工作。

也正因如此,他只能暫行此招,如今要從燕國調派官員前來就任,那當然是不現實的事情,而魏地卻必須要穩定下來,這些魏國官員對魏國地方的狀況十分了解,用他們進行平定匪患安撫百姓,那定然是駕輕就熟。

雖然這樣存在著某些隱患,但是比起任由魏地繼續混亂下去,這樣做顯然利大於弊。

魏都陷落比預想著中的要造出許多,所以在魏都的倉庫之中存放著大批的糧食,雖然燕軍糧草方面也不闊綽,但韓玄齡卻還是從倉庫中抽調出了大批的存糧,用於救濟難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