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燕新降皇子,皇帝當即便昭告天下,更是下旨,大赦天下,舉國歡慶。
龍子誕生三日之後,皇帝臨朝,百官朝賀,皇帝的臉色比之從前似乎要好看不少,有著難以掩飾的喜慶之色。
“封后儀式是否籌備妥當?”皇帝看著朝下的韓玄昌,聲音溫和:“日子定下來,快過年了,我大燕需要一位皇后來主持今年的宮燈會。”
眾官一聽,都是互相看了看。
宮燈會本是燕國的一項傳統,燕國曆代皇帝,都會在過年之時,下旨宮中舉辦燈會,各宮的妃嬪娘娘們爭奇鬥豔,合著手底下的宮女太監們,製作著各樣造型美觀的花燈,最後由皇帝和皇后欣賞平定,進入前三甲的花燈,都能得到重重的賞賜。
但是當今聖上崇仁帝登基之前,太子妃就離世,登基之後,更是下旨十年不立後,所以近十年來,宮中卻從沒有舉行過宮燈會,這讓皇宮之中的過年氣氛十分地冷清。
從前,宮燈會不但是後宮嬪妃們爭奇鬥豔的機會,也是太監宮女們放鬆心情的時機。
十年沒有宮燈會,眾人都以為這樣的節目在燕國已經消失,但是萬萬想不到,十年之後,宮燈會又重新開始。
莫非皇子的誕生,讓皇帝試圖去營造一個新的氣象?
又或者是因為這兩年來,燕國發生了太多流血的事情,整個燕國朝堂陰雲密佈,甚至波及到後宮,而皇帝想以這樣的宮燈會來沖洗一下燕京城上空的血腥氣息?
不管如何,這是一個讓大家感覺到頗有些舒心的事情。
韓玄昌出列恭敬道:“啟奏聖上,封后儀式一切就緒,臣已經查詢過,本月二十八,便是大好吉日!”
“哦?”皇帝面色平和,掐指算了算,道:“尚有八日,距大年二月初八有十八日,唔……便這樣吧,本月二十八舉行冊封儀式!”
“聖上英明!”朝中眾臣齊聲道。
如今中原四國具有兩套曆法,一套是本國的國曆,另一套則是從前朝傳承下來的古歷,平日裡記載日曆,都冠以燕歷平光某年某月某日,若以按照燕歷來算,今日便是燕歷平光十年二月二十,可是按照古歷來算,距離大年三十卻還有十八日,除了風國情況特殊,魏慶燕三國的節慶都是以古歷來算。
“傳朕旨意,大年前後十日,燕京城各處可舉辦燈籠會。”皇帝笑道:“宮裡熱鬧,這京城百姓也得熱鬧熱鬧。”
“聖上英明!”
“開春京試,也要抓緊時間。”皇帝正色道:“韓愛卿,你們禮部估算,今年進京考試的,大概有多少人?”
韓玄昌恭敬道:“回稟聖上,入京試子,皆都是我大燕各郡傑出人才,初步估算,人數應該在兩千人左右!”
“兩千人?”皇帝撫須道:“這都是我大燕優秀人才,中間總會藏著幾顆明珠,日後也將是我大燕棟樑之才。韓愛卿,開春之後,學子們自然是要絡繹上京,你安排下去,到時候騰出清淨的地方安頓這些學子,務必保證他們在京試之前衣食無憂。”轉視文臣首列的韓玄道,笑道:“戶部撥出一批銀子交給禮部,務必保證京試順利進行,韓愛卿,戶部這點銀子該有吧?”
韓玄道立刻躬身道:“臣遵旨。”又道:“為國取材,善待學子,此乃聖上英明仁心,臣便是砸鍋賣鐵,這銀子是不會少一文的。”
皇帝笑著點頭,道:“到年底了,戶部擬個摺子上來,朕想看看今年我大燕國庫收支賬目情況。”
“臣立刻去辦。”韓玄道恭敬道。
皇帝撫須笑道:“前些年你戶部總是捉襟見肘,今年的日子應該好過一些吧?抄沒賀家和蘇家的財產,足夠抵得上我大燕一年的國庫收入了。”
群臣面面相覷,一時間不明白皇帝為何陡然有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