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狼煙未息。 ..
本來處在激戰中的魏慶兩軍,慶軍卻突然停止了對南陽關的進攻,大軍後撤三十里地,就在隆山山脈之下紮營。
如今慶軍的前線總指揮是虎霹靂林誠飛。
燕國京中動亂,西北軍抽調大批軍力回京平叛,數萬大軍離開邊關之後,在隆山率軍與魏軍對峙的林誠飛立刻感覺到了機會的到來。
他當機立斷,暗派出信使,慶國鎮南邊軍抽調大批的軍力,悄無聲息地攻到了魏軍側翼,而隆山山脈上的慶**隊已是俯衝而下,兩路夾擊,一場大戰,雙方死傷慘重,魏軍最終還是撤退至南陽關,以南陽關作為屏障,死死抵擋。
魏國一直有大批的輜重物資運送到南陽關,這裡已經成為魏軍的物資基地,如果這裡丟失,將有大批的輜重物資落到慶軍手中,這是魏國人無法接受的。
魏國臥薪嚐膽十多年,這才積累起開戰的本錢,如果就這樣輕易落到慶國人的手中,不但無法實現攻克慶國的目的,魏國自身恐怕反要被慶國人狠狠咬上一口。
魏軍雖然群龍無首,但終究是戰鬥力強悍,司馬擎天副將薛破夜更是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指揮魏軍擊退了慶軍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雙方苦戰數日,僵持不下,南陽關下屍積如山,可是不知為何,就在慶軍攻勢一度佔據上風之時,慶軍卻突然停止進攻,後撤三十里紮營,這讓承受著極大壓力的魏軍頓時得到了喘息之機,重新部署,更是迅速修繕南陽關,又在南陽關下加緊修築防禦屏障。
魏軍因為司馬擎天的消失,更被慶軍打個措手不及,猛然間被擊退落於下風,但是隻要休養一陣子,重新部署,以魏軍的後勤儲備以及魏軍強悍的戰鬥力,未必不能重新取得上風。
魏軍普通兵士自然是有信心重新打進關內,可是魏軍的高階將領們,卻是心神不寧,只有他們清楚,最高指揮魏軍大都督司馬擎天突然消失,竟是再沒有出現。
……
慶軍如今最高指揮林誠飛也是心情差到極點。
他抽調鎮南邊軍合攻魏軍,那也是一招險棋,就是得知燕京有變,燕軍無暇北顧,更是將大批西北軍抽調回燕京平叛,這才當機立斷下令。
如果不是燕軍抽調大批兵力而去,他是萬萬不敢行此險招的。
鎮南軍抽調出來,慶國南部防線兵力匱乏,如果燕國別有居心,突然發動進攻,以慶國邊軍的力量,實難抵擋,只要燕軍功過慶國邊境,便是一馬平川,完全可以與魏軍聯手,將慶軍像包餃子一樣包起來,如果是那樣的形勢,慶軍便是再有能耐,那也無法相抗,要麼全軍撤退,要麼就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所以擊退魏軍之後,林成飛便已下令,全軍繼續西進,直取南陽關,至少要在西北軍回來之前,拿下被魏軍佔領的南陽關。
南陽關下,雙方死戰,從開始幾日的僵持,到慶軍漸漸佔據上風,可是上京城一道旨意下來,林誠飛卻不得不率軍撤離,而且更可怕的是,本來前往燕京城平叛的西北後隊,竟然在中途折返,林誠飛不得不抽調出鎮南軍,返回邊關防衛,而他手中的兵力甚至已經無法對魏軍發動進攻,只能在隆山山腳紮營。
林誠飛心中充滿了無奈,在慶軍即將重新奪下南陽關之時,慶帝竟然下來撤軍的旨意,他也曾想“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傳旨欽差帶著皇帝賜劍,這讓林誠飛只能長嘆撤軍。
他不知道錯失這次機會之後,南陽關是否還有回到慶國手中的一天,他更清楚,魏軍佔據南陽關,將對慶國是怎樣一種威脅。
身在主帳之內,林誠飛喝著悶酒。
商鍾離一個月前臨別交待,他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裡,聖將遲遲未歸,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結局。
他是商鍾離的心腹愛將,商鍾離登頂天涯峰,雖然沒有將整個事情的詳細情況告訴他,但是根據商鍾離留下的話,他心中清楚,商鍾離沒有回來,那麼魏軍的主將司馬擎天也不會活著離開天涯峰。
正因如此,他才敢於對魏軍發動攻擊。
如同魏軍沒有了司馬擎天一樣,慶軍的一些高階將領也都是有些慌亂,慶軍十六年來,商鍾離乃是軍方最高的首腦,沒有了商鍾離的慶軍,自然讓慶軍將領們十分的不適應。
但是好在商鍾離這些年來,一直精心培養接班人,這十年來,商鍾離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將領,而“三獸將”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商鍾離在魏慶燕三國名將之中,年紀最大,按照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三國名將之中,他必定是最早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