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結果令他很失望。
這一年來,皇權日重,在朝堂內外都發展了不少忠於皇族的勢力,而世家在爭鬥中大有消耗。
但是皇帝終於還是明白,世家依然強盛,皇權依然沒有強大到能夠左右朝局,朝堂上那“砰砰砰”的叩頭之聲,就如同正在錘擊皇權的鐵錘一樣,敲打著依舊沒有穩固強大起來的皇權。
跪在朝堂上的大臣,除了韓玄昌,一個個大義凜然,似乎要以死阻止皇帝立後。
就在這十幾名大臣頭破血流,鮮血染紅大理石板,幾乎要堅持不住的時候,蕭太師終於顫巍巍地起身,躬著身子道:“啟奏聖上,老臣有事要奏!”
眾人心中都知道,那些蕭派官員前.戲做足,蕭太師該出來定論了。
“太師有何話要說?”皇帝儘量壓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但是神色卻很不好看,連聲音也顯得很是冷淡。
蕭太師並沒有立刻說話,只是有意無意地看了那些叩頭如蒜的臣子一眼。
皇帝冷哼一聲,沉聲道:“要死諫,都給朕都殿前去跪著,莫死在這殿上,讓朕擔起一個逼死臣子的罪名!”
這些大臣正等著皇帝的話下臺階,聽皇帝如此說,急忙都停下,齊聲道:“臣不敢!”只是一個個額頭冒血,委實難看。
蕭太師這才慢悠悠道:“聖上,老臣以為,韓大人與諸位大人所言,頗有不妥!”
“太師的意思是?”
“老臣以為,這淑妃娘娘淑德賢惠,非但後宮,便是我大燕上下,那也是盡人皆知的。”蕭太師平靜而緩慢地道:“後宮之主,母儀天下,以德行為首,所謂德成信乃立,淑妃德行出眾,這威信自然是足以立於後宮。至若淑妃無統管後宮之才,老臣實不敢苟同。淑妃從未統領過後宮,誰又能斷定她無統領之才?更何況熟能生巧,有些事情辦的多了,也就只能如何去做,而淑妃有德行,許多事情做起來,反倒會十分順利,老臣相信,淑妃若是能為後宮之主,實乃我大燕幸事……至若貴妃娘娘,恕老臣,xing子衝動,頗為任xing,實非皇后之才……!”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到蕭太師的身上。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立淑妃為後,出來反對的卻是淑妃本族的人,而出來支援的,卻是身為敵對的蕭太師。
韓玄昌聲言淑妃有德無才,不可立為皇后。
而蕭太師卻是大言蕭貴妃任xing衝動,支援淑妃為後。
這讓朝中許多官員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實在不知道這兩位世家重量級的人物究竟在搞什麼鬼。
韓玄道等世家重臣,眼中神色閃爍,各有心思。
皇帝聽蕭太師如此說,顯出驚訝之色,半晌才問道:“太師是贊成立淑妃為後?”
蕭太師躬身道:“聖上選立淑妃,聖明無比,老臣以為,皇后之選,淑妃當之無愧!”
“太師果然是深明大義!”皇帝嘆道:“既如此,此事就此定下。”望向韓玄昌,沉聲道:“韓愛卿,你乃禮部尚書,朕令你選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
韓玄昌神色凝重,拱手道:“聖上,淑妃……!”
“不要再說了!”皇帝厲聲道:“朕意已決,立淑妃為後,若再有妄議者……斬!”
韓玄昌一臉無奈,望向韓玄道,卻見韓玄道半閉著眼睛,並無動作,只能嘆口氣,恭敬道:“臣領旨!”
……
退朝過後,韓漠剛出大殿,早有太監過來附耳幾句,韓漠微微頷首,回首看了看頗有些落寞無奈的韓玄昌,一時間還是不明白他心中深意,那太監卻已經道:“韓將軍,淑妃娘娘還在等著,咱們這便去吧!”
韓漠見父親心情不好,自己心情也黯然下來,點點頭,隨著太監往長春.宮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