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成定局,無論反對與否,無論心中是否有怨念,百官只能表示慶賀,更是隨著太子祭祖,也正因如此,京中只能抽出極小一部分官員出來迎接使團。
相比起使團返京,太子大婚自然是更為重要了。
韓漠在驛站飲著茶,神色平靜,但是心中卻是思緒萬千。
皇帝這一手,稍微有點見識的人,就知道是制衡之策了,最近一年來,燕國政壇風暴連連,韓家在這一輪輪的風暴之中,漸漸壯大起來,甚至風頭蓋過了蕭家。
皇帝扶起了韓家,為蕭家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但是皇帝內心,自然是從沒有想過讓哪一家真正地壯大起來,不過是想讓朝廷中的幾大世家趨於平衡,互相制約,互相消耗。
韓漠心中很清楚,或許就在今夜,又或許在皇帝下旨定下太子大婚日期之時,許多暗中向韓家靠攏的官員們,說不定已經往蕭家那邊靠過去了。
這一次大婚,蕭家的勢頭在近期內會陡然上升,在朝堂間也會重新站起來,而韓家一直上升勢頭,必然會遭受一定的打壓。
或許等到蕭家將韓家打壓一段時間後,皇帝又會有新的花樣,再一次提一提韓家,用來打壓蕭家。
在這種迴圈的制衡之道中,兩大勢力的仇怨會越來越深,消耗的實力也會越來越大。
這局棋不走到最後一步,誰也不知道哪一個是贏家。
韓家依然是在懸崖邊求生,一個不小心,或許就會墮入懸崖之下,粉身碎骨。
“祭祖已經結束,太子和眾官此時應該進宮了。”一名官員含笑道:“侯爺和韓大人趕得巧,晚上倒是能夠趕上太子大婚的宴席。”
“是聖上吩咐的?”韓漠抬頭問道。
那官員一愣,搖了搖頭,道:“這……聖上倒沒下旨。聖上只說等三日後朝會,侯爺和韓大人上朝述職。”
韓漠這才向曹殷道:“侯爺,一路上倒也有些疲累,入城之後,韓漠向先回家看一看,不知侯爺意下如何?”
曹殷笑道:“思念家人,情理之中,倒也無妨。咱們這般風塵僕僕,也不好在宴會上出現,備上厚禮,恭賀便是。”
……
使團抵達京郊的訊息,城中關注的人自然都已經得到了訊息,禮部尚書府是派人在城外等候著,見到使團回來,早已是回府通稟。
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京中大多數的官員都是在宮裡赴太子婚宴,韓玄昌身為禮部尚書,那更是大婚的主辦人之一,自然是要在宮中操持。
只不過此時禮部尚書府依然是燈火通明,韓夫人、碧姨娘、韓沁等一大幫子家人都在府前等候,韓漠從未出過國,這一次不但出使慶國,一去還是兩個多月,家中上下自然都是很為擔心的。
只是人群中,卻不見範筱倩在其中。
“來了,少爺回來了!”人群中,韓青也在其中,眼尖無比,第一個瞧見韓漠騎著馬往府裡過來,立時衝下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