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老母早早哭暈在馮府的祠堂裡,當初是她逼著太后冊立馮佳慧為皇后,早知當了皇后命不由己,她寧願自己女兒只是一個尋常妃子。
時光難倒回,噩夢已成真。馮夫人在皇后葬入皇陵之後,絕食自盡。
馮家人上表皇上,皇上追封皇后生母為安國夫人。以正一品誥命安葬在武安侯墳塋之側。
嚴冬之後,一場沁人心脾的春雨,滋潤了乾冷的土地,沉睡一冬的種子,在春雨的召喚下,隔著地面,蠢蠢欲動。
陽春三月,上巳節因是馥寧長公主的祭日,宮中已經多年不再安排潑水儀式。
婉蓉獨自抱著弘濤,坐在空曠的慧芳宮,直到御前小太監重複了幾次‘上喻’,她才從恍惚中抽神。
“上喻,復慧芳宮師氏淑妃之位。欽此。”
婉蓉聽到這道上喻,沒有任何欣喜,只淡淡地說了一聲‘臣妾叩謝皇上。’
宮中的時光,總是日復一日,有時候像是老朽的車輪,沉重且緩慢。
怡親王府這半年,日日都是白駒過隙,爭分奪秒,眼看省親在即,工程依然沒有竣工,怡親王焦急之下,竟然病倒,世子唯恐延誤賢妃歸省,不惜重金,廣羅天下能工巧匠,務必趕在端午之前,將省親別墅修建完畢。
人一旦執著,就陷入了盲目。怡親王府在盲目的指引下,銀子如流水,濤濤往外流。
一座二三百萬的別墅,主體竣工之時,已經耗費五百萬兩。
賢妃期待著省親之時,營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榮寵,家書幾日一封源源不斷從問仙宮送到怡親王府。
為了配得上未來皇后的尊榮,也為了在皇親國戚中掙足面子,怡親王府又在別墅之中修建了許多額外的點景工程。
一來二去,銀子又如同流水一樣,不停往外傾瀉。就連幫忙傳遞書信的小太監,也趁著這股東風,打足秋風,賺得盆滿缽滿。
端午前夜、婉瑩順理今入產期,經過一夜的艱辛分娩,平安產下一名公主。
很多年前,皇上和婉瑩曾經在通往會昌山的驛站裡,暢聊過公主的名號。
皇上不曾忘記分毫,當聽到皇四公主降生之後,在東宮的配殿裡寫下‘馥窈’二字。
兜兜轉轉了多少年,一切的一切似乎回到了當初的模樣。
賢妃的依仗,風光地駛出紫微神宮,朝著怡親王府浩浩蕩蕩地駛去。
喧囂的禮樂聲中,安陽長公主的車架,逆著華麗的人群,怒氣衝衝地駛向紫微神宮。
怡親王的四位芳鄰中,安陽長公主就是其中之一。
安陽長公主是武昭先帝的同胞,武昭朝時,憑藉煊赫的權勢和尊貴,在怡親王府的東邊起了一座公主府。
當時怡親王為了巴結公主,曾經將自己家的花園,主動讓給安陽公主修建園子,時至今日,安陽公主完全敗落,怡親王竟拿著當年的地契,讓安陽長公主讓出了當年‘借用’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