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的意思是……殺了他?”
太后搖搖頭,沒有直接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換了一個角度,說道:“怡親王若是真心想跟朝廷示弱,就應該告老還鄉,遠離朝廷中樞之地。他原也不是京畿之人,江南老家也有高門大宅,賴在京城不走,必定不是眼睛看到的那麼簡單。”
皇上還是揪著問題不放,追問道:“殺一個親王,要花一點功夫。也要花一點心思。做得太過太急,必然引起朝野震動。”
太后點點頭,悅然地說道:“甜水煮青蛙,一點一點慢慢來。用不著咱們出手。”
太后顯然已經有了打算,皇上輕鬆地問道:“娘,你告訴兒子該怎麼做?”
太后久坐背痠,稍微側了側身子,說道:“娘為此也困惑了很久,還是你身邊的人,解了孃的心結。”
“兒子的身邊人?誰?”
“武貴嬪,武碧蓮。”
皇上顯然意料之外,碧蓮宮婢出身,在宮中人微言輕,又不常在太后跟前侍奉,怎麼會是她?皇上不禁疑惑地望著太后,追問道:“怎麼會是她?”
太后拍了拍皇上,說道:“這個事兒,娘待會兒還會跟你細說,咱們一件事兒一件事兒說。”
“她能出什麼好主意?”皇上對武碧蓮的印象,還停留在她勾引皇上的技巧上。
雖然皇上得了便宜,但是心裡顯然對這樣的女人沒有十分的好感。
“同意怡親王的奏摺,朝議的時候,當著滿朝文武,加封珍妃為賢妃。”
皇上一點就通,冷笑著,說道:“兒子明白了,這就是給怡親王的糖水?”
太后朗然點頭,接著說道:“不僅如此,發庭寄昭告天下,來年端午佳節,恩准賢妃省親。”
“欲想取之,必先與之。”
“後宮妃嬪還沒有省親先例,所以這對怡親王來說,也是曠古難尋的天大喜事。”
“妙。實在是妙。這一招也算是天衣無縫,釜底抽薪了。”
母子二人心意相通,不用多說,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哀家也覺得這是個極好的主意。親王王位原本就是他的,皇上不管多體貼他,留著他的親王王位,他也不會領情。因為他認為那個王位就是他的。”
“兒子明白,兒子之前聽孃的話,擼了他的世襲罔替,已經在心裡得罪了他。”
“人心不足蛇吞象,王位原本是朝廷給他的,就算皇上怎麼挽留,他在心底認定這是自己的東西,所以也不會感恩。倒不如順了他的虛情假意,再賞他一個體面。”
“巴掌加蜜糖,怡親王就是有苦也說不出。”
“是刺刀加蜜糖!哀家就是讓他有苦說不出,這麼多年,他仗著自己那點兒用處,軟硬兼施地要挾咱們母子,咱們的苦,又有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