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遼人部落缺少越冬棉花,帶頭大哥阿里不花勾結了部落裡其他人,打算到宋朝邊境做一票買賣
那年月,習慣馬上生活的遼人犯宋朝邊境,搶些生活物資是常有的事。但是等他一行六七十號人剛越過宋朝邊境,未等實施犯罪,就被北宋守軍發現,按照以往慣例,遼人與宋朝正規軍見面,大都是抱拳施禮道聲——你好,然後就撤離宋境,找尋其他可以下手的機會
但是這一次,嚴寒為霜,北風凜冽,他們部落真的是過不下去,這才出此下策,明明被宋軍發現,但還是打了一架,表明自己目的,就是鐵了心幹這一票
哪知道宋軍也不好惹,心繫著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心繫著家鄉父老兄弟的囑託,跟遼人打在了一起
打起來,才知道自己吃了多大虧
遼人一律都是馬上匹夫,而宋軍呢?除了十數人騎馬,其他兵丁都是步下做戰,和遼人打在一起,起初還是各有勝負,但是時間長了,就顯現出敗北跡象
遼人帶頭大哥眼見如此,更是招呼遼人往死衝鋒
王從啟軍逐漸落於下風
就當王從啟和他所率領的北宋守軍漸漸露出頹勢的時候,蔡元朗領著吉安縣全部家將趕到出事地點
只是一個衝鋒,就把此次遼人帶頭大哥阿里不花斬於馬下
其他遼人在蔡元朗,王從啟,李天驕,蔣文曉率領的軍人幾個照面大部分死於馬下
只有少數四五個遼人,見事不好,撥轉馬頭倉皇逃竄
遼人馬快,自己又追不上,眼見得抓不到,只能任由那幾個胡人嘴裡嘰裡咕嚕的大罵,蔡元朗只能任由他們邊罵邊跑,望他們背影興嘆,任由他們逃之夭夭
公元984年,雍熙元年冬,這場與遼人發生的小規模衝突被上報給了朝廷
知府韓貞為蔡元朗上請功摺子,太原安撫使石大琮也上了請功摺子
倆人請功摺子都是一樣效果,把蔡元朗領導的吉安防禦寫成天降神兵,在自己等人領導下,第一次粉碎了遼國人侵略我國的陰謀
摺子到了兵部,這是在上一次皇帝趙光義御駕親征大遼後,北宋首次對遼大捷——全殲敵軍,兵部尚書秦方遠為邊北將士向皇帝請功,這是自從我軍與遼人開戰以來,首次勝利,必須上報皇帝
當時皇帝趙光義聽說邊北防軍打贏了一場與遼人戰鬥,起初也是高興莫名
但是再仔細一看所謂大捷,只是剿滅了遼人七十多人的小規模戰鬥
他不禁心灰意冷,想要喝罵秦方遠,喝罵兵部,這麼個小規模戰鬥,你們有什麼可喜可賀,有什麼大驚小怪?但是話到嘴邊,還是改口道,這是朕自登基以來,很多不開心事情中,唯一可以令我欣慰的事情,我三軍將帥都要以蔡元朗軍為楷模,好好練兵,好好軍備,好好生產,好好生活。然後傳令,嘉獎邊北士兵,讓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典軍孝蔡元朗給予口頭表揚
朝廷嘉獎命令不日來到邊北,一看朝廷只是口頭表揚,知府韓貞,石大琮也只能把蔡元朗請到府中好好讚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