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李元景為去博山做足了準備。
主要李元景這時已經非常透徹——
哪怕不是因為細瓷的事兒,他早晚也要跟博山幫,特別是博山十兄弟打交道。
因為各種線索和跡象都在表明。
博山幫十兄弟,表面上看著跟尋常土匪沒有什麼差別的,但實際上,他們有著質的區別!
他們是相當獨立的,並不太受制地方豪強勢力的左右,這也直接導致,他們的戰力是很強悍的。
如此。
他們自然屬於李元景可以拉攏的物件。
唯一可惜的是……
博山幫老二「一堵牆」張可望,老三「架金梁」封大,老七「過江龍」趙白條,幾乎都是死在了李元景手裡……
這等血海深仇,想要去化解,儼然就需要李元景的智慧了。
慶幸的是——
就在這段時間,李元景的蒸餾酒事業,終於迎來了轉機!
雖然二次蒸餾包括三次蒸餾後的效果依然不是太好,但李元景無意間在隔壁大溝村,得到了一家釀酒作坊的老酒麴之後,事情終於有了改觀。
三次蒸餾之後,再勾兌老酒麴,然後再進行四次蒸餾,這酒的度數,基本已經可以媲美后世汾酒的低位產品了。
李元景也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
他之前採購的那些商業釀酒作坊的酒,看著表面光鮮,又多少年多少年的傳承,但他們其實是過於商業化了。
這就導致。
他們為了利潤,為了成本,糧食只是輔料,各種水果才是主料。
而大溝村這家小釀酒作坊,他們沒那麼多花花腸子,核心材料都是糧食,這度數又怎能不高?
…
又仔細籌謀準備了兩天。
臘月十五,李元景終於帶著四十多號泉子村的好手,協同董鵬的十八名夷丁突騎,以及馬環這邊調過來的四十名風城縣差役。
一行上百人的彪悍規模,踏上了前往博山的路。
而同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