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火燒雲在天空上燃燒。
晚餐張雲起自掏腰包,請楊瑾和小武吃了一頓市一中學生最愛的真真米餃。
真真米餃就是一家藏在深巷裡的破爛蒼蠅館子,環境比較差,不過味道不錯,價格也很便宜,後世江川市趁著湘南旅發大會的春風,成了文旅熱門城市,這家破破爛爛的小米餃館也變成了網紅打卡店。
張雲起第一次吃真真米餃還是在高一開學的時候。
紀靈帶他來吃的。
吃過米餃後,張雲起直接回了家,累了一天,倒頭就睡。
第二天一大早,春光依然燦爛。
張雲起給初見發了簡訊,起床漱口,劉明的電話打了過來。
他在電話裡頗為興奮,告訴張雲起說劉今石目前還在江川,住在雲泊國際酒店,最後他說道:“老闆,劉今石今天想約你再談一次。”
張雲起琢磨劉今石昨天應該是和飛利浦總部商量好了對策。
其實站在飛利浦的角度,他昨天提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劉今石沒有決斷權,只能向飛利浦總部進行彙報請示再行動。
張雲起說道:“我就不去聊了,我要的就昨天那三點條件,你跟他談吧。”
劉明遲疑了一下,點頭說行。
張雲起掛了電話。
用過早餐,在張媽的嘮叨聲中,他回了書房寫材料。
關於數字產業光碟基金的材料。
其實在中國搞VCD影碟機,有一點張雲起一直是很清醒的,愛華電子必須得到政府的支援,如果純市場化操作,就算不是被老外用技術壟斷壓榨致死,也得被惡性競爭卷死。
萬燕、愛多都是鮮血淋漓的例子!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VCD影碟機的產能其實已經出現嚴重過剩的狀況(年產量超過2000萬臺),機芯、解碼晶片等核心部件又被飛利浦、CCube等外企卡主脖子,市場和企業捲到徹底瘋狂,價格戰、禮品戰鋪天蓋地,中國廠商整機利潤率不足5%!
在這麼極端惡劣的情況下,愛多等一大堆民營企業資金鍊斷裂而先後倒閉,萬燕集團更不要說,在市場初期打廣告打得資金消耗殆盡,市場爆炸式增長的時候,卻因為資金鍊斷裂而黯然退出市場,所以沒有及時引入國資是萬燕集團領導層犯下的第二大戰略性錯誤。而新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安然無恙活下去,越做越大,它背後的國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政府給予大量的補貼,97年光一條生產線就搞了兩個億的基金補貼。
儘管眼下的中國影碟機市場愈發欣欣向榮。但這些深刻的經驗教訓,始終提醒著張雲起該如何在這盤大棋當中規避致命風險。
張雲起也知道電子工業部已經有了設立數字產業光碟基金的初步想法,為了避免讓江蘇新科和廣東步步高那些直接競爭對手捷足先登,搶到最大份額,他必須得先去部裡燒一把火。
張雲起的設想就是讓江川市裡面向省裡面打報告,省市再聯合向電子工業部(後世的資訊產業部)提請一個湘南數字產業光碟模式,最後由電子工業部牽頭,以突破光儲存核心技術為目標,設立國家級專項基金。
按照他的想法,這個國家級專項基金支援的領域主要包括機芯國產化、解碼晶片研發、專利儲備池建設等等方面,基金資金來源由國家財政撥款、地方政府配套加國有銀行專項信貸(超低息超長年限),實施機制採取“三三制”原則,企業自籌30%、地方政府配套30%、中央資金支援40%,推動實現“每投入1元財政資金,拉動5元產值”的槓桿效應,促進資訊產業升級,支援核心技術研發,比如解碼晶片、光學頭等關鍵部件的國產化。
當然,說起來簡單,動筆寫起來頭髮又掉了不少。材料張雲起一直肝到下午,收筆的時候,劉明的電話又打了過來。
愛華電子和飛利浦的第二輪談判剛剛結束,似乎有不少的收穫,在電話裡,劉明語氣頗為興奮。
他簡單說了一下開會的情形,便一股腦把談判結果向張雲起做了彙報:“第一輪談判我們提的三點要求,劉今石代表飛利浦總部同意了第一條,豁免我們的MPEG1解碼技術專利使用費。一套5美元,我們採購150萬套,一共是750萬美元,飛利浦願意讓利6200萬人民幣!”
張雲起點頭:“既然對方讓了一步,那我們也讓一步。”
劉明問道:“怎麼讓?”
張雲起道:“6200萬專利使用費,我們可以一分不少全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