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俗套的名字,叫“仙塘小學”。
仙塘小學其實並不算遠,從地勢很高的上李村少有大山擋住視線,目之盡頭隱約可見大概輪廓。
不過這只是直線距離的看法罷了,山中就不會有一馬平川,那些彎彎繞繞步行一趟著實會累的夠嗆。
只不過這一切障礙對於一個恨不得把油門擰到底傢伙來說,距離都不是個事。
轟鳴聲由遠及近,炸街的車很快就停留在幾乎快要從印象裡消失的小學大門外,看著回頭率百分百的人群,三叔還很得意的擺了個自以為很炫酷的姿態,狠狠地吹了個口哨。
面無表情的快速跳下了車的李安,頗以此為恥。
人生重來,曾經的風景如昨日重現,人沒有變風景也沒有變,逐漸在腦海裡清晰,最後畫面重疊的校門,高掛“仙塘小學”字樣。沒有太多的唏噓,印象中的舊教學樓,走進去後才發現大多建築外層都已經開始衰敗,老式的牆體只是刷著水泥與石灰,此時有些地方已經脫落,看著就像得了面板癬的狗一樣。
前世在他不久離開後,舊教學樓還曾有過一次牆體塌陷,據說還造成不小的轟動,最後似乎停學過一段時間,直到最後不知是申請到了資金,花了很長時間將舊教學樓拆了在旁邊建了一棟新的。後來的他也只是很多年後路過一次,是遠遠的看一眼,比起如今的要大上許多,不過卻早已過了上學的年紀了。
如今真正算得上是故地重遊,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都不知如何表達。
不過三層的教學樓本來也不大,辦入學手續的地方也在一樓,如三叔所說的那樣,“熟人”還真不少。甚至連隊都沒怎麼排,一通手續過後,有老師過來認了認人,只是李安實在記不起這位老師是哪位。
那個帶著大眼眶的老師只是瞅了瞅後,然後?
“好了?”李安有些不敢相信。
三叔一愣,馬上得意:“不然,你還想怎滴?怎麼,你叔我夠快吧!”
是是是,叔你比快槍手還要快行了吧?
猶想起曾經帶女兒入學註冊的時候,那種見縫插針死去活來的畫面回憶起來都讓人折騰得夠嗆,暗自兩相對比,這效率,這就是差距。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不過剛出校門口,那個心大到不負責任的大叔,爽朗的咧了個大白牙齒,一揮手直接丟下了李安,絕塵而去,還美名其曰赴君子之約,說得那個叫正義凜然,並要李安原地稍等片刻。
赴個約竟然還見不得人。
李安撇了撇嘴不以為然,看著炸街機車狂奔遠去,以後多與這種人呆久了,自己遲早得變得不正常,於是不再多想,抬起腳步慢悠悠的就順著另一條道走去。
學校附近是彭村,卻又不在彭村裡。而彭村又是離集鎮最近的村子,集鎮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城裡”。
集鎮離這還有一段路程,要步行過去估計得累得夠嗆。
前世大多數城裡人想體驗的農村生活,其實也並非想象得那般好,只不過勝在活得更愜意,簡簡單單的日子,也能過得更安樂,不用活在那種無時無刻的巨大壓力當中。
路旁四周,是此起彼伏的成片果林。李安認得,這是故鄉成名的沙糖桔,也稱十月桔,非常甜。幾乎這裡所有村子都有人大片地種,幾乎漫山遍野都有這種桔子的影子。老宅後山上也有不少,只是現在卻還不到成熟的時候。
熟悉既又有些覺得模糊感的街道,以及一個個人,偶爾見有小商鋪,小診所,都是些不成規模的商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