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在唐高宗登基後的第二年,王伏勝抓到一名準備出宮的宮人。
那女子身上藏著一張紙條,詳細記錄了李治這幾天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又見了哪些人。
唐高宗便是那時候,意識到自己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監視之中,生出了替換皇后的想法。
等到武媚娘入宮,李治便給她下了一個任務,讓她盯著後宮,看看有哪些人在監視自己,並且往宮外送訊息。
武媚娘果然不負所望,發現不少眼睛,大部分是蕭淑妃的人,少部分是王皇后的人。
等到武媚娘被冊立皇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這些眼線都找出來,先前已經處理過一批,這次算得上是第二批。
武媚孃的記載很詳實,每個名字後面,都記錄了對方如何偷聽訊息。
比如第一個叫喜兒的宮女,她是四皇子李廉身邊的侍女。
李廉只有七歲,是蕭淑妃的兒子,兩日前,喜兒攛掇李廉去秋謐園玩耍。
秋謐園是立政殿北面一座小花園,裡面種著明墨菊、子母海棠等名貴品種,很多都是武媚娘升為皇后,從蓬萊殿搬挪過去。
喜兒告訴李廉,秋謐園有五色菊花,小孩子喜歡新奇之物,李廉便跑到秋謐園尋找五色菊。
喜兒趁機去立政殿偷聽訊息,倘若被人發現,就說是尋找四皇子,當做藉口。
類似喜兒這樣的人很多,他們早已成了別人的眼睛和耳朵,當初唐高宗便時刻處在這種監視下。
背後的勢力不用多想,肯定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世家大族,他們的手早就滲透到了後宮。
正因世家大族對皇宮內院的滲透,如此之深,李治才急於廢王立武。
否則他無論說什麼、做什麼,世家大族都能知道,做出應對。
這一刻,李治忽然能夠理解,原治為何對武媚娘如此依賴了。
在這遍佈耳目的皇宮內院中,兩人不僅是夫妻,也是盟友。
當天夜裡,武媚娘本想留下侍寢,然而暗示幾次,李治也沒什麼反應,只好告退離開了。
次日清晨,李治又去了一趟薰風殿。
鄭貴妃去了心病,身體恢復的格外快,臉上已多了許多血色,還鬧著要給李治彈奏箜篌。
她是大家閨秀,從小卻被父親細心培養,琴棋書畫樣樣都會,尤其擅長樂器和舞蹈。
李治好說歹說,才勸她繼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