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建武看到沉泉說的農用車的時候,禁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
這也能算“車”?
下面是大左邊三輪的動力驅動,上面直接架上了一個馬拉大車的架子,方向盤也沒改動,還是原裝大左車握把!
給自己畫出來的農用車結構圖相差十七八條街那麼遠。
難怪可以那麼快搞定,原來是這樣組裝的縫合怪啊!
高建武看著都擔心它隨時會跑散架。
彷彿是看出了高建武眼中的不滿,沉泉趕緊說道,“這車真能用了,基本上平整點的馬車道就能跑,平地拉東西,一噸完全沒問題,跑慢點2噸也不是不能拉。”
“最重要的是拉著41式山炮和九二式步兵炮,還能帶一個基數的炮彈,這個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意義就比較大了。這種整體牽引,可以實現打幾炮就換一個地方,一點不耽誤事,還增強了我們炮兵的戰場生存能力!”
聽完沉泉的話,高建武也只能捏著鼻子先認了。
畢竟就這麼點時間,能縫合一臺可以燒油跑的“大車”,實現有限自行火炮,在大孤山現在情況下,確實是一種飛躍。
至於大車的壽命如何,反正都是三下五除二縫合起來的,能跑三個月就賺了,回頭重新縫合一下又是一部能跑的車,還想要什麼飛機啊?
高建武上去體驗了一下,平地還好,雖然沒有減震,畢竟用了橡膠輪胎,開出40碼來問題不大,但是路面不平,那真是不能快,一快就容易給巔翻了!
如果拉著山炮或者九二步兵炮,有東西壓著反而安穩一點,正常路面,拉著炮跑20多碼問題不大。
拋開壽命和外觀來說,這確實是一部能跑有用的“車”。
不過,考慮到未來有人考古,會因為這個車的種種問題嘲笑一輩子,高建武拒絕給這輛車命名。
實在太羞恥了。
高建武光明正大的提出這是人民群眾的創造發明,命名權當然要歸於製作他們的專家和工人師傅們。
所以這些激動的創造者們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紅星”牌汽車!
並且提議將機械廠也修改為“紅星”汽車製造廠!
高建武聽到這個名字,臉上再度抽搐了好一會兒,還好沒叫紅旗,要不就肯定要被人刀了!
紅星就紅星吧,大家高興就好,高建武很快就點頭認可。
不管怎麼說,大孤山第一輛,甚至也是全部根據地中的第一輛能夠燒油就跑的載重車就這樣進入量產,月產能很快達到10輛,其實還能產更多,但是生產發動機的機床現在完全滿負荷了,槍炮生產的優先順序比他這個發動機還要高一點,紅星牌汽車的產能就只好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