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電機制造廠,總工楊慶齡先生設計製造國內最大的8000 kv自耦變壓器電力變壓器。
春城光學廠,目前主要用於製造軍用望遠鏡。
鮑國良創辦的靈芬電機制造廠,主要生產動平衡機。
......
這一個個大有來頭的工業界代表,幾乎都是他們那個細分品類的領導者或者先驅者,其中很多工業產品都是高建武現在急需的基礎配套工業品。
比如變壓器,電線,輪胎以及電子元器件,汽車零部件,還有工業用的很多機床產品。
這個匆匆組成的代表團,簡直就是這個時期最強的工業天團。
高建武越聽眼睛越亮,憑藉著超人的記憶能力,他將這些人一一牢牢的記在了腦海裡。並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清晰地叫出了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生產的主要裝置。
高建武的這個不經意的舉動,讓這些工業天團的代表們又是大吃了一驚。
聊了一會兒後他們才知道高建武能夠成功,絕對不是僥倖。因為高建武的眼光和他穿透未來產品發展方向的能力,已經超過了這些在各行各業堪稱頭面人物的代表們。
所以還沒有出門,高建武已經征服了這些工業天團的代表。
然而這還沒有結束,在接下來的參觀中,這些代表看著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廠,在熱火朝天的進行廠房建設。
有些工廠的建設進度甚至超過了高建武的介紹,這就說明在高建武他們規劃以後下面執行能力非常強。
整個江城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除了有一些愁眉苦臉的中間商,他們統計起來的很多物資,不得不以高建武他們規定的平價進行售賣。
這樣他們就失去了一次發橫財的機會。但是對於工業天團的代表們來說,高建武的這一招正中他們下懷。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管理者可以將整個社會面儘快的穩定下來。
現在看來,高建武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
尤其是當高建武帶著他們去參觀漢陽兵工廠和漢陽鋼鐵廠這兩家關鍵性工廠以後。聽說還可以參資入股,儘管在場的各位代表早就有著自己的籌劃,但是面對這樣的機會,他們還是紛紛要求入股。
一個個1萬、2萬、 3萬、 5萬大洋很快就湊出了100萬作為一個共同投資基金,入了這倆家企業,儘管他們共同入股取得的股份只有區區1%。但是一個一個很滿足了。
因為這不僅僅是股份的問題,而是代表著一種認同。對於這筆投資基金,他們一致決定,在收回成本以後,把它轉為江城創新扶持基金。
畢竟高建武有一句話打動了他們,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正因為他們非常認同,才會決定將這筆投資的未來收益作為創新扶持基金對未來科技創新進行不間斷的扶持。
一天的時間走馬觀花,當然他們都是看不夠的,但是高建武現在也算得上是日理萬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陪著他們。
不過經過這一天的參觀考察,所有人都下定決心,要在江城進行投資設廠。其中有一半人已決定選擇同高建武的公辦企業進行合資。
畢竟現在高建武的企業已經開始建設廠房,只要裝置到位,當他們把生產技術和工藝引進來以後,立即就可以生產了。
最主要的是他們覺得同高建武的公辦企業合資才有最大的保障。連軍工企業都開放讓民間資本進行合資入股,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信賴的呢?
高建我沒有想到他第1次招商引資工作成績如此顯著,不但引來了數百萬大洋的投資,而且還將工業門類增加了很多。
未來幾年以內,這些工業天團的代表們表示,他們將呼朋引伴將國內的一些工業廠家引入到江城這邊。
特別是他們參觀了坦克攻擊群和空軍攻擊群以後,對於高建武他們能夠保護江城的能力具有了很強的信心。
一直以來他們都聽到了遠征軍叢集在不斷的打勝戰,但是究竟是怎麼打贏的,他們其實並不是很清楚,畢竟在報紙上宣傳了很多東西都是道聽途說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