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第2團和第3團已經完成整訓,這次德欽登佩放心大膽讓他們分成倆路,一路跟著徐世達的第三攻擊群沿著尹洛瓦底江進攻,承擔沿途攻打下來城鎮的治安工作和一些戰場掃尾工作,一路則跟著主力部隊直接向南攻擊杉馬那和達貢。
仁安羌油田的拿下,讓高建武有了本錢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進攻,面對小鬼子的層層設防,正好試驗空地一體,步炮協同和步坦協同的戰術。
有盟軍提供充足的彈藥支援,高建武索性就拿56師團的防禦陣地來做自己練兵之用。
面對小鬼子的陣地,他並不急於摧毀。而是讓自己的部隊按照指定的作戰計劃實施戰鬥,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高建武往往只是在旁邊進行觀察,而不是直接指揮。
楚雲飛,丁偉和張大彪都跟在他身邊,聽高建武不時的點評作戰的得失和亮點,及時的總結經驗和教訓,在下一次的戰鬥之中重新規劃和改進。
有著領先將近六七十年的眼界,以及後世諸多現代戰爭的學習經驗,高建武的眼光自然超出現在眾人想象之外。比起他們在黃埔軍校,甚至在國外一些軍校學習來說,高建武的見識更加超前和步伐。
這就讓楚雲飛,丁偉和張大彪受益匪淺。尤其是協同作戰方面,他們重新有了一個體系化的認識。
如果飯田祥二直到他的部隊現在正成為高建武的練兵磨刀石,肯定會氣得吐血。
但是現在看著杉馬那、馬圭等精心組織的防禦陣線一步一步的崩潰和陷落,飯田祥二焦急如火卻無能為力,因為在短期以內,小鬼子的南方軍也沒有能力再對他進行大規模的增援了。
畢竟在這個空域,無論是空優還是海上優勢,都落實到盟軍的掌控之中,只能透過陸地進行增援的話,根本來不及輸送起碼要達到軍一級這麼大規模的部隊。
至於師團一級的增援,已經證明是一個失敗。小鬼子再也不會派他們出來送人頭了。
一個月以後,當北線的國軍遠征軍還在同小鬼子18師團進行拉鋸戰的時候,高建武已經穩紮穩打地打到了達貢,即將完成對緬英屬地南方的最後一戰,收復緬英屬地的整個南方。
當帶英的那些停留在英帕爾觀望的殖民地官僚,終於鼓起勇氣開始進入曼德勒等穩固後方基地的時候,他們才忽然發現這邊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統治體系。
偭栱的偭解陣線和獨立人民軍已經深入到城市和鄉村建立起完整的組織。在短短的時間內,偭栱已經擴充到了3萬多人,其中武裝力量擴充到了3個師6個團6000餘人。
當然這是高建武刻意控制的結果。
他扶持的另外兩大勢力,現在已已經擴張到預想的規模。
禪邦的禪邦自由軍和瓦邦的瓦邦民族自衛軍同樣初具規模,一個擁有了一個師3個團3000餘兵力,另外一個擁有了2個團2000餘人兵力,開始各自統一自己民族的部落建立基層統治的歷程。
相比之下,有著一個更大規模的組織和武裝力量的偭栱,現在已經成為緬英屬地中南部的第一大勢力。讓意圖重新恢復殖民統治的緬英,感覺到非常的棘手。
因為他們派出的官員現在沒有人會認他們,甚至政令都出不了當地衙門。
而有著高建武的支援,緬英當局現在也不太可能直接採用武力方式將德欽登佩他們的地方基層組織解散。所以他們不得不坐下來,同偭栱等組織開始談判關於自治的初步解決方案。
雖然說同偭栱要求的國家獨立還有一段距離,但是這已經是緬英當局當前最大的一個讓步了。
高建武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節外生枝。何況現在這個進步已經可以滿足他將緬英屬地資源合法開採的需求,所以很快就支援了這一個方案。
與此同時達貢的飯田祥二也終於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帶著自己的高階幕僚倉皇從達貢撤退,乘著飛機飛到了暹羅,讓高建武有一種感覺,就像痛失去幾個師團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