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陛下。”
就在這時,大殿上響起了更大的聲浪。
李世民一看,除了岑文字、許敬宗和商文奇以外,包括軍方將領們在內的所有大臣都跪倒在地上了。
長孫無忌、房玄齡和大臣們是有原則和底線的,他們決不允許李泰重新回到朝堂上。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恢復爵位的問題,而是代表著經過了無數人數十年努力,好不容易形成的安定團結的朝堂風氣,會遭到嚴重的破壞。今後的朝堂又會捲入皇子之間慘烈的鬥爭,從而造成朝堂上大臣群體之間的分裂,會將貞觀之治創造的輝煌毀於一旦。
當然了,這裡面還包括很多大臣擔心離泰回來,他們會遭到報復的原因。
在這個問題上,大臣們絕不肯讓步,也不敢讓步。
李世民儘管預料到會有阻力,可是他實在是沒有想到,大臣們反對李泰重新回到朝堂上的態度,竟然如此的堅決。
李世民不得不重新坐回了御座。
他怒道:“你們要幹什麼?難道要……”他差一點就說出造反的字眼來了。
他強忍著怒火,說道:“你們為什麼一定要逼迫朕,李泰聰明能幹,他又是朕的兒子,朕讓他替朕修建永安宮感到放心,這有什麼不對嗎?值得你們大家反對嗎?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皇帝?嗯?!!”
李世民的語氣十分嚴厲,眼睛也瞪得老大,樣子十分嚇人。
可惜的是,貞觀朝堂上正氣凌然,有的是不怕死的大臣。
“陛下。”魏徵首先站出來說道。
就在這時,一位黃門侍郎進來稟報道:“陛下,李郡公求見。”
“他怎麼突然就來了呢?”李泰沒有上朝的資格,大臣們都不明白他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這裡。
岑文字表面上跟所有的大臣們一樣懵懂,似乎對此事一無所知,然而他心中卻暗暗的得意。心道:“楊妃娘娘果然厲害,關鍵的時刻會起到關鍵的作用。”
原來,這件事情是楊妃娘娘安排的,她雖然不方便經常見到曾文字,可是他們卻可以透過下人每天進行溝通。
今天朝堂上要討論的問題,楊妃娘娘是清楚的。以她敏銳的觀察力,認為李世民想扶持李泰上位,恐怕會困難重重,她必須要暗中推波助瀾,儘可能將事態擴大。
李泰和李承乾等人爭鬥得越厲害,對李恪就越有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楊妃娘娘要當這個漁翁!
長孫皇后在芙蓉園養病期間,楊妃娘娘和陰妃娘娘輪流執掌後宮,在後宮的權力很大,親信眾多,此刻李泰住在宮中,她安排這件事情十分容易。她派人在關鍵時刻挑動李泰到了太極殿,在岑文字的安排下,有人進來稟報了李世民。
李泰遇刺的事情,李世民沒有在朝堂上公開提出,因為這件事情太大了,他也不想讓朝堂上起風波。可是到了眼前這個地步,李世民下不了臺了,他決定利用李泰遇刺的的事情,大做文章,來震懾一下大臣們。
李世民說道:“宣他進來吧。”
王德滿心不情願,他真的不願意看到李泰這個禍害又來攪亂朝堂,可是他不得不大聲傳喚道:“宣李郡公上殿。”
“父皇,您要給兒臣做主啊!”李泰一上殿就跪在地上哭喊道。
此刻的李泰衣衫不整,身上纏著的繃帶比以前還多了一些,而且上面還沾染著斑斑的血跡,模樣狼狽,再加上他那一副悲嗆的表情,看上去要多慘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