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憤怒地說道:“你們想幹什麼?難道想……”他還有理智。沒有說出造反的字眼。
這時,魏徵走了出來,他哭了。
魏徵真的十分難過,這麼多年來,為了朝廷能夠走向安定團結,他付出了無數的心血。眼看著大唐政治清明國富民強,正在一步步走向輝煌,他的心中無比喜悅。
可是,他看到李世民為了一個李泰,竟然不惜毀了歷盡艱辛來之不易的,如此的大好局面,他心痛極了。
他哽咽著說道:“陛下,老臣身體已經不行了,不能再侍奉陛下了。”
看到魏徵的真情流lu,李世民開始冷靜了下來,思考為什麼會造成眼前的局面。
李佑事先後並未跟大臣們溝通,眼前的局面也不是他提前策動的。此時,他發現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決定牢牢地抓住,徹底斷絕李泰的復出之路。
李佑走到李世民的面前,說道:“父皇,這麼多年了,兒臣心中一直有一句話想說,後來失望了,也不願意說了。可是今天,兒臣一定要說給您聽。”
他也不管李世民愛不愛聽,直接說道:“父皇,你英明神武是一個好皇帝,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千古一帝。在這一點上,太子哥哥、兒臣和朝堂上所有的大臣,以及全大唐的百姓,甚至是您的敵人,沒有人可以否認。
然而,您卻不是一個好父親。
你太偏心,為了一個只是會溜鬚拍馬的李泰,讓我太子哥哥受盡了委屈,讓我三哥和其他的兄弟們,都受到了您的輕視。
這些年來您對兒臣算是不錯的,給予了兒臣充分的信任,兒臣很感激。可是這一切,也是兒臣辛辛苦苦換來的。
兒臣為了您出生入死,這麼多年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艱苦偏僻的邊陲為您征戰四方。兒臣不想說自己有多少的功勞,為了父皇您,兒臣付出的心血,我想父皇還是清楚的。
可是,他李泰為朝廷做了什麼?
他依仗著您對他的寵信,除了欺負排擠我大哥和其他兄弟們,還幹了什麼?
當年要不是兒臣機靈,他差一點就把兒臣整死了。李泰他就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是一個蛀蟲,一隻蒼蠅,他無時不刻不在算計我大哥和兒臣。
就說他這次回到長安以後,他又幹了什麼?當兒臣和大哥為了舉辦封禪大典,安排外國使團的時候,他卻在背後去告我大哥兒臣的黑狀。
李泰提議為父皇修建永安宮,這不是出自什麼孝心,而是不顧父皇的名聲,來達到重新橫行朝堂的目的。
父皇剛剛打下了高句麗,雖然建立給了不世的功勳,可是,朝廷和百姓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百姓們盼望著能夠休養生息。
就在朝廷剛剛透過了施行新的撫民以靜政策的時候,李泰卻提出了修建永安宮的建議。父皇假如接受了這樣的建議,朝野之間會如何看待父皇?對父皇的名聲將會有多大的損害?兒臣可以說,您以前所立下的功勞、所積累的聲望,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毀於一旦。
兒臣怎可不是危言聳聽,各位大人,你們知不知道,李泰的計劃要花多少錢,整整2600萬貫啊!我敢說,一旦真正開始施工以後,他還會不斷地追加資金,沒有3000萬貫絕對辦不成此事。大家想想看,在這種時刻,開銷如此巨大,朝野之間會如何議論?“
今天的事情事發突然,很多大臣們並不瞭解真實情況。此時,眾人看到李泰原來是要拿著國庫這麼多的錢,來彰顯自己的孝心,都感到十分憤怒。
“嗡嗡嗡。”大殿上亂作一團。
眾人紛紛指責李泰。
李佑接著說道:“再說了,他李泰有什麼資格修建永安宮?他還不是拿著朝廷的錢來為自己建立功勞。他這樣做就是不惜損害朝廷的利益,也不在意父皇您的名聲,僅僅是為了他自己博取了一個孝心名聲。他這麼做還要不要臉?
他要想給父皇盡孝心可以,這3000萬貫錢讓他自己來出。他要是拿得出這些錢,他隨便修,他哪怕一座宮殿能修1萬丈高,我都沒意見。
兒臣不是小瞧他,您就讓他負責,他要是能夠幹成這件事情,兒臣以後頭朝下走路。”
李佑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李泰總是在背後打擊我太子哥哥,算計兒臣,羞辱朝中的大臣們。可是您知道,我大哥在做什麼?
前天兒臣和我大哥到兩儀殿找您,您不是問我們為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