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道宗和李雪雁高興的樣子,李佑心中卻有些發毛,其實這件事情,他現在真的沒有絕對的把握。首先他對吐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還不清楚。其次,松贊ganbu可不是一個容易被說服的人。
李佑故意做出有把握的樣子,只不過是先安定李道宗和李雪雁的情緒,好充分的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幫助自己勸說松贊ganbu。
李佑說道:“吐s蕃面臨的問題是內部出現了分裂,有人趁著松贊ganbu離開了吐s蕃,想取而代之。剛剛發生的刺殺事件,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你們現在前往吐s蕃,可以說危險性極大。因此,我不主張你們馬上前往吐s蕃。”
李雪雁很自信的說道:“贊普在吐s蕃的威望極高,他回去以後應該能夠平定叛亂的。你不讓他回去,那不是任由著吐s蕃內部繼續分裂下去嗎?”
李道宗心中也是這樣想的,他望著李佑,看他怎麼說。
李佑說道:“吐s蕃與咱們唐朝不同,內部的政治勢力分為四大部族和八大領主,他們各有各的勢力範圍,也各有各的打算。政治環境一旦發生變化,就很容易發生分裂。
你們還記得當年的東突厥吧,他們那時可比現在的吐s蕃強大的多,控弦百萬,並非誇張。他們當年曾經兵臨長安城下,逼得我父皇簽訂了白馬之盟。結果如何?短短的四年時間,就被唐朝所滅掉了。
原因何在?東突厥是由18個大部族組成的,受到外部勢力的挑唆和支援,很容易就會發生分裂。當年與竭利可汗一同進攻長安的突利、薛延陀以及鐵勒各部,在我父皇答應了他們提出的條件之後,都跟唐朝結盟了,在最關鍵時刻,給了竭利可汗狠狠的一擊,最終導致了東突厥的滅亡。
吐s蕃的現狀,跟東突厥當年的情況何其相似?”
李佑所分析的吐s蕃現狀,李道宗和李雪雁也都是認可的。可是,他們認為這個挑撥吐s蕃所謂的外部勢力,就是眼前這位王爺。李世民對東突厥是這麼幹的,李佑對於外族勢力的分化瓦解的手段更是青出於藍。
他們雖然沒有說出來,可是眼神兒裡卻流露出了對李佑的不滿。
李佑明白他們的想法,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這麼跟你說吧,剝離吐蕃的臣屬國這件事情,的確是我做的。可是吐s蕃內部的事情,我真的沒有插手。我對吐蕃的態度,是需要他們保持穩定,就是說我是支援松贊ganbu的。這一點我以前跟叔王提過的。”
李佑的確跟李道宗說過自己想經營南亞大陸,因此需要吐s蕃保持穩定的想法,李道宗也跟李雪雁說過。
李雪雁問道:“吐s蕃內部是誰在分搞分裂,又是誰派人來刺殺贊普的?“
李佑說道:“這件事情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很快就會有結果了。我猜想,這件事情絕不是因為松贊ganbu離開吐蕃,那些人才臨時起意要進行反叛的,一定是早就有人打著分裂吐蕃的主意了。松贊ganbu離開吐蕃,僅僅是給他們製造了一個機會而已。”
李道宗問道:“殿下,您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李佑說道:“對於這件事情,我先說一個咱們努力的目標,看看你們是否能夠接受。”
李雪雁問道:“什麼目標?”
李佑說道:“我父皇和朝中大臣們想吞併吐s蕃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尤其是我父皇,他希望泰山封禪大典能夠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因此,最低限度也會要求吐s蕃向大唐臣服。
我希望松贊ganbu能夠向大唐表示臣服,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盡我的所能幫助松贊ganbu平定吐s蕃內部的反叛,確保他對於吐蕃s的穩定的統治,雪雁妹子也能夠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吐s蕃的王妃。
我會向父皇建議,冊封雪雁妹子為大唐公主,風風光光的嫁到吐s蕃。不知道這樣的結果,你們能不能接受?“
李道宗沒有什麼意見,李雪雁心中雖然希望松贊ganbu仍然保持帝王的身份,可她是一個明白人,知道那樣的可能性不大了,對李佑提出的方案,她也能夠接受。
她說道:“堂哥,我不在乎贊普是否保持帝王的身份,只要能夠讓他平平安安的回到吐s蕃,哪怕是安安穩穩地做一個郡王,我都願意。”
李佑望著李道宗,等他表態。
李道宗點頭說道:“殿下,臣也沒有什麼意見。“
李佑說道:“既然如此,咱們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李雪雁有些擔憂的說道:“贊普是一個驕傲的人,讓他向唐朝稱臣,這件事恐怕不太容易。”
李佑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因此這件事情才需要咱們共同努力。”
李道宗問道:“殿下,您希望我們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