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泰山警衛的飛虎軍將領是田安,他現在已經從原來的齊王府侍衛,成長為飛虎軍大隊長,正五品的遊擊將軍。
田安陪同閻立本來到了泰山封禪的祭祀場地,閻立本立刻就被雄偉的天地二壇所震撼了。
閻立本早就聽說了李佑在泰山的活動,他飽讀詩書見多識廣,看到天壇和地壇,就明白了原來李佑等人是要效仿古人,為李世民舉行泰山封禪慶典做準備。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 正義 》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最能夠彰顯帝王功績莫過於泰山封禪了。
泰山封禪有正式記載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也就是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舉行的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
泰山封禪也不是隨便什麼帝王就可以舉行的,唐朝以前的歷史上也只有少數牛人敢於舉辦這樣的大典,如秦始皇、漢武帝和漢光武帝寥寥數人。
李世民自認為是千古一帝王,他也想舉辦泰山封禪,可惜的是,他東征高句麗最終功敗垂成,終於沒有好意思做這件事情。還是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在完成了對高句麗的征服之後,才在公元665年,替他完成了這個心願。
閻立本心道:“難怪西北王殿下不顧朝堂上的猜疑,從戶部支取了大批的錢財,調動了飛虎軍跑來這裡,原來是為了準備泰山封禪的事情。
這恐怕是李世民這一輩子最想做的事情,李世民英明神武同時也好大喜功,這件事情絕對是他的最愛,沒有之一。
這真是天下第一大馬屁,而且這個馬屁拍的時機是李世民即將取得征服高句麗的偉大勝利的時候,真是恰到好處。
西北王殿下真是聰明啊!“
閻立本深深歎服。
這時,田安說道:“閻大人,我家王爺請您過來,是想請您用您的丹青妙筆,為陛下畫一幅泰山封禪大典的效果圖。這幅圖畫完成之後,由您親自前往東征軍大帥府,去獻給陛下。”
閻立本大喜,這可是讓他參與了籌建泰山封禪的事情,不僅是大功一件,而且是能夠直接討得李世民歡心的事情。這是西北王殿下送給他閻立本的一份大禮。
閻立本感激地說道:“請田將軍轉告西北王殿下,臣閻立本感謝王爺的恩典。臣一定盡心竭力,完美地展現出泰山封禪祭祀大典的雄偉氣勢。”
閻立本下了狠心,他不辭辛苦,在泰山上爬上爬下,甚至爬到泰山主峰一側的其它山頂,從各個角度對泰山封禪大典的場地進行了觀察,以便選擇最佳的角度來展現這次盛典的風采。
閻立本不僅是唐朝,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丹青大師,不久以後,一幅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泰山封禪示意圖就躍然紙上。
西北王府。
李佑的心情很好,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折騰,打擊了長孫無忌等人的勢力,也令長孫無忌收斂了很多。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貞觀一朝的朝堂上將會出現一個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李佑可以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吃貨了。
這麼多年來,李佑一直在幹些跟吃貨沒有關係的事情,他心中的一個願望也擱置了很多年。
現在喜訊頻傳高句麗的戰事即將結束,遠洋艦隊即將返回,泰山封禪大典即將舉行。
眼看著自己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離開長安的,李佑決定在短時間裡,舉辦一次天下美食大會,來個錦上添花,將泰山封禪大典的喜慶推到極致。
李佑準備讓前來參加泰山封禪大典的各國使團,帶來他們國家最經典的美食,唐朝各個地區也帶著各地的特色美食來參加美食大會。這樣,他不僅能夠嚐到夠嚐到天下的美食,還準備編寫一部天下美食典籍。
李佑想起這件事情就感到興奮,他坐不住了,馬上就給李承乾發去了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