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你張玄素絕非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而是一個忠於職守,忠心護主的鐵血漢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一點恐怕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或者說意識到了,也不願意承認。”
此刻的張玄素,已經對李佑佩服的五體投地了,他說道:“殿下,請您賜教。”
李佑說道:“你張玄素是一個有抱負的人,也是一個要臉面的人。不管什麼原因,你已經多次改換門庭。效忠太子殿下,是你這一生施展自己才華和抱負的最後一站。你如果背叛了太子殿下,天地間再無你立足之地。
你張玄素蓋棺定論,將會留下被人鄙視的永久的罵名。因此,你寧死也不會出賣太子殿下的。”
“殿下。”張玄素再也忍不住了,他哭著跪倒在李佑的面前。他的這一生,經歷了無數的坎坷,被迫多次改變門庭的汙點,令人在背後指指點點,甚至有人把他比作三姓家奴的呂布。這也令他背上了沉重心理的包袱。
他總是忙忙碌碌,似乎在忙碌之中才能夠減輕心裡的壓力。當他安靜下來,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沉重的壓力令他頭痛欲裂。這份痛苦卻無法向人解釋,也沒有人能夠幫助他排遣。
李佑夠理解他,是他唯一的知己,甚至比他自己看的更加透徹。此刻,縈繞在張玄素心中20多年的壓抑情緒,如同開啟閘門的洪水,洶湧地傾瀉了出來。
“嗚嗚嗚”,張玄素失聲痛哭了起來。
良久之後,張玄素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他尷尬地說道:“殿下,臣失態了。”
李佑說道:“現在,咱們回到前面的話題,我為什麼佩服你,卻只佩服一半呢?
你張玄素也是一個執拗的人,在你加入唐朝之前,你憂國憂民,想為百姓為天下做出你的貢獻。在這一點上,你和父皇、魏徵、高靜明都是有著大情懷的。
你才華卓著,即便是在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的時候,也表現得十分出設。在輔佐當今太子殿下的過程中,你也發揮了自己積極的作用,對太子殿下的成長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你為人忠誠,做事專注,才華橫溢,這就是我佩服你的原因。
可是,你也有我不佩服的另一面。
可能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當你進入唐朝,開始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的時候,你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經歷了隋朝的失敗,輔佐竇建德仍然是一個失敗的結局,使得你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你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華,開始盡心輔佐隱太子李建成。此時的你,仍然是忠於職守,忠心護主。可是,你卻已經丟到了當初的為國為民的大情懷。只是想輔佐李建成能夠成就大業,來證明自己的才華。可以說此時的你,就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張玄素了。
隱太子李建成失敗之後,你退隱山林,心灰意冷,不願意再為朝廷出力。
當你擔任了太子殿下的師傅後,這個時候的你,比起前更加急於建功立業。你吸取了李建成失敗的教訓,專注於朝堂上的勾心鬥角。教導太子殿下如何防範別人的陰謀詭計,同時也要採取相應的手段來對付別人。
在幫助太子殿下對付當年的魏王李泰、蜀王李恪,還有我這個齊王李佑的時候,可是耗費了你大量的精力,也算是達到了你的目標。唯一不足的是,卻險些將太子殿下變成一個陰險小人。
太子殿下才智平庸,讓你倍感吃力,也令你感到失望。於是你在教授太子殿下的過程中,難免帶出這樣負面的情緒。這也就是太子殿下和你之間感情逐漸淡漠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點,你為人太過自負。你在教授太子殿下的過程中,認為他只要能夠達到你自己的水平,哪怕是達到一半,你就會感到寬慰。你心裡不相信,要不希望太子殿下能夠超過你的水平。
這就是為什麼,當太子殿下接受了別人的意見,做出了成績的時候,你的心裡卻難以接受的主要原因。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當年的師傅在教授你的過程中,當你有些奇思妙想,超越了你師傅的經驗的時候,是否也遭到過師傅的不滿甚至斥責?他那個時候同樣是認為,你要是能夠達到他的知識水平的一半,他也就會感到滿意。
可是如今的你,聰明才智,知識的淵博,早已經超過了你過去師傅十倍,甚至百倍。
由己及人,太子殿下能夠學到新的知識,能夠超越你這個做師傅的,你應該感到驕傲才對。一個師傅教授弟子真正的成功,是弟子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才是一個師傅的真正應該擁有的大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