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只是提個建議,人選的問題,還要由陛下乾綱獨斷。”李靖做事十分有分寸,涉及政治上的事情,他不會發表意見的。
房玄齡說道:“陛下,大將軍考慮得對。一定要找一個在薛延陀有影響力的人,來擔任薛延陀的新可汗。”
張亮為人謹慎,從來不主動發表意見,這次他卻主動地提出了建議。他說道:“陛下,臣倒是有一個人選。”
李世民問道:“你說,誰最合適?”
“齊王妃阿史那晴,她是原薛延陀可汗夷男的女兒,在草原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張亮說道。
“臣贊成,齊王妃阿史那晴的身份合適,她對大唐絕對忠誠,臣認為是不二的人選。”侯君集說道。
李世民問道:“李佑,你有什麼意見?”
李佑搖搖頭說道:“不妥,阿史那晴雖然是兒臣的妃子,可是她畢竟是薛延陀人,一旦她掌控了薛延陀,為了維護薛延陀的利益,難免會在薛延陀和大唐之間進行選擇,這就充滿了不確定的因素。”
侯君集說道:“殿下,您有什麼可擔心的?阿史那晴是您的王妃,你還掌握不了她嗎?”
李佑還是搖了搖頭。
李世民也覺得阿史那晴合適,他說道:“我看她合適,就這麼定了吧。打下薛延陀後就冊封她為薛延陀的新可汗。”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更好的想法。齊王妃現在有了兒子,冊封齊王妃,不如冊封齊王殿下的兒子,也就是陛下您的孫子擔任這個新可汗,由齊王妃來擔任監國。
這樣,既確保了薛延陀是大唐的屬國,又發揮了齊王妃的作用,您看如何?”
“好主意。”侯君集拍手贊成。
“臣贊成。”張亮說道。
“房大人的建議老成持重,臣認為穩妥可行。”李靖說道。
李世民很滿意,薛延陀掌握在阿史那晴這個外姓人手中,不如掌握在自己的孫子手中。他說道:“好,就這麼定了。”
接下來,眾人研究了出兵草原的事情。
李世民決定,由大將軍李靖為陰山行軍道大總管,李績為副總管,李道宗、張寶相、蘇定方、薛仁貴和阿史那思摩為大將,統帥大軍15萬人,出兵薛延陀。
太子李承乾負責糧草保障,李佑負責提供情報和協調跟突利部的關係。
李世民十分感慨,他說道:“以前,朝廷總是被動地應對草原人的侵擾,如今大唐國力強盛,沒有人敢進犯我大唐的疆域了,大唐卻可以從容地對於那些不聽話的草原人進行征討了。”
眾人都很振奮,這些年大唐發展很快,國力強盛,周邊形勢也相對安定。
西北面波斯帝國和大食帝國正在鏖戰,無暇分身對付大唐。西面的吐蕃也沒有歷史上那麼強大,還有吐谷渾牽制,對大唐構不成威脅,東面倭奴國正在內戰,這就消除了海盜對大唐的威脅。剩下的就是高句麗了,沒有了倭奴國的支援,還有新羅和百濟的牽制,最主要的是他們處於大唐強大海軍的威脅之下,不敢對大唐進行侵擾。
從戰國時代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就是中原民族的心腹之患,現在卻分裂弱小到成為了大唐沾板上的肉,隨時可以吃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