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太郎接過信來,只見上面除了問候高橋九美子以外,說唐朝已經打下了新羅和百濟,李佑又帶來了一支艦隊和部分海軍陸戰隊,統一由海軍副都統王國祥指揮,確保九州島的安全。
他建議高橋家族暫時搞好九州島內部的事情,等到唐朝打下高句麗以後,唐朝會出兵幫助他們報仇的。
至於李佑為什麼中途改道,是因為他接到了長安的來信,不得不返回長安了。
李佑信中所說的事情,高橋太郎十分高興,可是他看到高橋九美子傷心的樣子,勸道:“妹妹,你也不要太難過,齊王殿下不是不關心你,他為咱們做了這麼多,就說明了問題。
孩子的事情他還不知道,你要不要派人去告訴他?”
高橋九美子輕咬著嘴唇,微微搖頭。
高橋太郎看到她這個樣子,又勸說了幾句,然後興奮地離開了,他要把李佑在信中提到的事情,去稟告自己的父親知道。
長安城。
長孫皇后的身體真的不行了,養育七個孩子,繁重的後宮事務,終於令她原本就孱弱的身體,油盡燈枯了。
在這個時刻,她最不放心的還是李承乾。
長孫皇后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對於朝中的一切洞若觀火。
李承乾雖然不夠聰明,可是他是長子,也很孝順,對兄弟也夠仁愛。他如果將來能夠順利的登上皇位,對於大唐來說,是成本最小的一種選擇。
當然了,李承乾是皇后的嫡長子,為了長孫一脈的前途,她也要保住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長孫皇后已經感覺到自己的生命不會長久了,她想到了託孤。
對於朝中的重臣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字、侯君集和魏徵,長孫皇后仔細地分析了無數次,想從中能夠挑選出輔佐李承乾的人。
長孫無忌野心太大,私心也重,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真心的輔佐李承乾的,一旦李承乾出了問題,長孫無忌一定會拋棄他的。
長孫無忌在擔任吏部尚書的時候,想當右僕射,他很多次請長孫皇后幫忙,讓她在李世民面前替自己美言。長孫皇后不僅沒有幫忙,還暗中阻止長孫無忌。
岑文字是李恪的師傅,對於楊妃娘娘十分忠心,他不可能會真心輔佐李承乾的。
侯君集也是個有野心的傢伙,他雖然看在女兒侯海棠的份兒上,會保李承乾的,可是他脾氣暴躁,容易衝動,對於一些複雜的事情往往無法處理到位,依靠他來輔佐李承乾,也許會適得其反。
房玄齡對李世民忠心耿耿,無論從才能、資歷、影響力各個方面,都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魏徵剛正不阿,才能卓著,有大局觀。也是個可以託付的人選。